第196章 沧海笑
第196章 沧海笑
秦月心里不是滋味,意识到自己失态了,道:“哥,我就想问你一件事,为什么不肯救卓青丘?”
秦笛叹了口气:“我不是神仙,想救也无能为力。卓青丘是为民族解放而死的,他的死重于泰山,我何德何能,敢去救他?”
秦月呆愣了片刻,问道:“你怎么能在多年以前,断定他会早逝?”
“我做梦,梦见的啊。”
“你还梦见什么了?”
“我梦见中华民族复兴之后,昂首挺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超英赶美,都会在百年内实现!”
秦笛只能说大的轮廓,不愿再说谁死谁活了,因为就像母亲所说的,既然不能改变命运,有何必要说出来?
秦月为他的话感到震惊,又问道:“那你说说,大赤军北征结局如何?”
秦笛摇头:“这种事,我不说。孩子们都在。当心传出去,我们全家遭殃!”
秦汉承也开口发话了:“好了!阿月,我不管你写什么文章,也不管你怎样想的,回到家里,莫论国事!”
秦月为之一滞,总算住了口。
民国是思想碰撞的年代,很多家庭都是这样,有人加入青白党,有人加入大赤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就像宋氏三姐妹,不是很好的例子吗?
秦笛明白历史脉络,他又是仙人转世,早已超越了这个时代,所以心中没有困惑,不想直接插手两党纷争,只愿为国家和民族做点儿贡献。
他固然倾向于大赤党,想在困难的时候帮一把,可又怕因为自己插手,改变历史进程,让民族复兴,凤凰涅槃,生出幺蛾子。
秦月受到王舒的影响,已经写了入党申请书,在她看来,自家哥哥就是神秘古怪,胆小怕事,不求上进,不可理喻!
她心想:“这年月的年轻人,哪个不是充满热血?怎么我哥偏偏那么冷血呢?他那妖冶的面容,怎么好像是刽子手?”
她越想越偏,陷进去拔不出来。
这时候,秦笛上楼取来一张瑶琴,说道:“刚刚孩子们吃多了枇杷,气机还没有调理好,我来给大伙儿唱首歌,全当为他们消消食。”
秦月冷眼看着他不说话。
秦菱笑道:“阿笛,你还会唱歌?不是应该晏雪唱吗?”
秦笛微微一笑,道:“这首歌她不会。”
他在椅子上坐下来,轻轻波动琴弦,便有美妙的乐音传出来。
“叮叮淙淙”,仿佛溪水潺潺,弹完了前奏,他开始放声高歌:“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唱这首歌的时候,他的歌声有些悲凉,配合着美妙的琴音,让每个人都听呆了!
秦月只觉得满腔的悲愤一点点消失,就像寒冬腊月坐在冰冷的河边,河水结了厚厚的冰,然后莫名其妙的融化,一条金黄色鲤鱼,猛地从水里跳起来,然后在空中飞舞,渐渐地冰天雪地渐渐散去,河岸上生出了绿草……
而在秦汉承的眼前,却看见大江之上,有人在悠然自得的钓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留学欧洲没学到什么东西,回国之后养个儿子还是脑瘫,然而就是这么个脑瘫儿,却让秦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唱得好,唱得好啊!拿酒来,我要喝两杯!”
晏雪赶紧去拿美酒,可是这时候,厨娘还没把菜肴烧好呢。
她又赶紧去厨房里察看,催着先上两盘再说。
秦笛唱完了歌,秦月心里的悲愤消除了大半。
三个孩子拍手叫好:“舅舅唱得好听!”
秦月不得不点头:“歌词写得好,谱曲也很妙,为啥没有唱片呢?”
秦笛心想:“好歌太多了!我不是还没来得及吗?”
口中却笑道:“我唱这首歌,是想说,人生在世,难得糊涂。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为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为无为;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为逍遥;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为非攻;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为忘我。你若糊涂,便是晴天。”
秦月先是呆愣一会儿,心里若有所思,但还是摇摇头,道:“这不是积极进取的态度。如果每个人都糊涂,中国就该亡了!”
秦笛微微一笑,道:“心中有糊涂,做事不糊涂。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就在前头。”
听他这么说,秦月倒是没再反驳。不知不觉,她的心结渐渐消失了。
1935年4月6日,伪满洲国的“康德皇帝”访问日本。
日本为了顺利占领东北,展示“中日友好”的形象,将这次访问安排得很排场,不仅有100架飞机组成编队,而且日本天皇亲自去车站迎接,将溥仪安排在最奢华的宫殿之中。
此时,溥仪已经29岁,跟皇后婉容结婚13年,还没有生下龙子。所以日本人找到了溥仪的兄弟溥杰,让他和一个日本女人结婚,希望将来生下的孩子,拥有更多的日本血统,成为“满洲国”的皇太子。
溥仪心情矛盾,他原本是大清的皇帝,被人家一脚踢出来,然后被日本人扶持当了“儿皇帝”,心里有幻想也有不安。他当然不甘心当“儿皇帝”,可他和兄弟都被日本人控制了,想摆脱要挟都不行。
但是从表面上来讲,他还是要摆出皇帝的威风,在日本进行饮宴的时候,都有随从先“试毒”,让日本人看得目瞪口呆。
与此同时,日本人还在河北蠢蠢欲动,逼迫民国政府步步后退。
就在这一年的随后几个月,中日签订了“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秦是察哈尔的代理高官秦德纯,土是日本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何是何应钦,梅是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梅津,通过这两个协定,中方放弃了河北和察哈尔。在这其中,汪大卫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为自己被刺杀埋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