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感叹
第六百二十八章 感叹
“什么?”
惊讶的看着眼前的这名军官,军官的提醒让南丁格尔一愣,会遭遇什么?
他是什么意思?
与战争有关的种种丑陋的传闻立即在她的脑海中浮现出来,只让她的脸色立即变得煞白,一时间居然不知道应该做何选择。
就在这时,她听到身旁传来一个声音。
“先生,中国人也是文明人,我将会和这位小姐一起留在这里,照顾我们的士兵,并把这里发生的一切报道出去,告诉全世界!我相信,舆论的监督,可以让他们保持一个文明国家应有的态度!”
说话间,菲里斯走到了南丁格尔的身边,用他的言话表达了他的支持!在这一番义正辞严的话语之后,又对南丁格尔说道。
“小姐,我想您的这里一定还需要帮助,请问有什么地方需要我的帮忙吗?”
看着身边突然出现的绅士,南丁格尔的目中尽是欢喜之色。似乎因为对方的支持而感动,对于她来说,在她的意志动摇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人给予她的支持,让她极为感动,尤其是对方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
“菲里斯先生!”
显然这名军官也认这个从伦敦来的知名记者,在司令部中,谁对这个记者都不陌生。于是急忙对他说道。
“您也要尽快离开来这里,否则不来不急了!”
或许那些普通的伤员可以因为运力不足被抛弃在这里,但是有些人却可以优先离开这里,南丁格尔是,而眼前的这位菲里斯先生同样也是,如果他不能安全的回到伦敦,那么,到时候整个人伦敦的舆论都会因此而指责司令官,现在的司令官恐怕宁可得罪一个公爵,也不愿意得罪一位知名记者,更不愿意得罪整个伦敦的舆论界。
“先生,如果我们都离开了,那么他们呢?”
菲里斯的手指着躺在地上的伤员,菲里斯就像是个圣徒似的,目光中带着悲天悯人的情感,然后语气沉重地说道。
“如果我们离开了,谁来照顾他们呢?如果我们都离开了这里,到时候中国人一定会嘲笑我们,嘲笑我们的懦弱!先生,既然要离开的话,您应该抓紧时间,毕竟,谁知道中国人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就在菲里斯的话声落下的时候,空气中突然传来一阵猛烈的炮声,是海军的舰队在开炮,但是现在海军的舰队显然不是在攻击中国人,他们是在朝着都柏林开炮。
把整个城市夷为平地!
即便是在撤离这座城市时候,英国人也没有决定给这里的人们留下什么,炮击整整持续了几个小时,持续不断的炮击阻断了中国人进城的脚步,同样,也让都柏林这座城市变成了一片火海,火光映着烟雾,把天空照的通红,直到傍晚的时候,炮击才停止,而整个天空却是火红、火红的。
不过此时的这座城市,似乎就是一座空城,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这座城市之中,那些支持爱尔兰的民众已经撤出了城市,至于留下的大都是信奉新教的,他们大都是英国政府的支持者,而现在,正是这些人承受着来自英国舰队的炮火!
在持续几个小时的炮击之后,整个都柏林除了少数地方,绝大多数地区,根本就见不到多少完好的建筑,到处都是一片断垣残壁,其中一些即便是看起来完好的建筑,如果仔细看去的话,也可以看到战火的痕迹。
当天傍晚,在结束了几个小时的炮击之中,英国舰队护着数十艘满戴着士兵的商船离开了都柏林,而在他们的身后,都柏林的大火烧了整整一夜!
直到第二天,凌晨时分,在大火熄灭之后,攻城的中国军队才开始在爱尔兰共和军的配合下开始对全城进行扫荡,但是对城市内的扫荡是让人伤感的,尤其是那些爱尔兰人,他们目睹了一座城市的毁灭,在街道上,到处都是尸体,绝大多数都是平民的尸体,那些平民无一例外的都是爱尔兰人,在昨天的炮击之中,数以万计的爱尔兰人死去了,尽管他们大都是信奉新教的爱尔兰人,是英国的支持者,可是在英国人的炮火下,他们却遭受着最为惨重的伤亡……
面对这些在炮火中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家园的爱尔兰人,尽管他们曾经支持帮助英国人,但是现在那些爱尔兰士兵却对他们投之以同情人,尽可能的给予他们一些帮助,比如向他们提供一些食物,或者帮助他们栖身之处。
战争是残酷的,同样战争也是荣耀的,在爱尔兰人在那里诅咒着英国人的时候,进攻都柏林的部队举行了入城式,十几个属于中国军队团旗在街道上纵横排列,骑兵、兵步、炮兵,沿着都柏林最重要的道路进入了城市,他们有资格享受这场胜利,有资格享受这种荣耀。
部队从各个方向的进入都柏林,尽管城市中还有一些残敌——比如说大量的英军伤员,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士兵来说,久未享受到的悠闲的日子总算是到来了,尽管炮击摧毁了都柏林的很多建筑,但是受限于武器的威力,实际上大多数建筑只有些有破损。
在城市中的一家博物馆,现在这里面连一件古代都没有了——不知是谁带的头,这些来自中国的战士们,总会在战场上打扫战利品的时候,带走这些西洋古董或者画作,毕竟,对于战士们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一种记念,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掠夺。
不过,对于这种“掠夺”,军队内的长官大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战士们很辛苦,他们在战场上取得一些纪念品也是无法厚非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些战争纪念品象征着他们参加战争的纪念。
和其它人一样李捷森和马平良两人也会在市区内搜寻着种种战争纪念品,当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此,他们会因为天气冷冻得睡不着觉,于是想去找床鸭绒被或者毛毯,这些也是不错的纪念品,而且还可以寄回家里,甚至还想得到张画有漂亮女孩的油画……
总之对于战士们来说,他们总是会在放松之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异想天开的想法,不过相比于环境,这确实是种异想天开,大街上所有的商店都被抢劫一空——昨天晚上,因为军队并没有在夜间进入,城内的暴徒趁乱抢劫了很多商店,当然在军队进城之后,这种行为就受到了制裁——很多趁火打劫的暴徒被处决了,如果看到路灯上吊死的尸体,那些肯定是爱尔兰共和军干的,相比于爱尔兰人绞刑的爱好,中国军队更偏好枪决,有时候,在路口可以看到一排尸体,而在墙上,还有一些弹孔。相比于绞刑,枪决无疑更为高效一些。而这样的对暴徒的集体枪决,即便是直到现在,都没有结束,枪声总是会不断的在城市中回响着,至少在未来的两三天内,城市的秩序都不一定能够得到全面的恢复。
此时,整座城市看起来的满目凄凉,作为城市都柏林市内但凡有一些价值的东西,大都不存在了,它们或者被抢走了,或者被毁坏一空,或者被付之一炬,变成堆碎砖烂瓦了。
漫步在街头上,路上凄凉的景象,使得李捷森有着极为深刻的感触,他没有想到,战争可以彻底摧毁一座城市,晚饭间,当他和战友们在一起喝酒的时候,他有些感叹地说道。
“都柏林所有的一切都被摧毁了,很多楼房都被炮击了,作为城市来说,现在这里已经不再是座城市了,我估计损失的财富至少有几亿,也许会有更多,谁知道呢?反正,现在这座城市已经被完全摧毁了!”
战争的胜败另当别论,这场战争不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摧毁的也是爱尔兰的城市,似乎这一切都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可即便是如此,李捷森在由衷地感某种庆幸的时候,同样的也生出了一种同情。
“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损失了这么多的财富,数以万计的百姓更是无衣无食,尽管现在战争结束了,但是他们的处境无疑会更为悲惨,这一切如果是在国内,你们将会怎样想?”
“所以,我们才要来到爱尔兰打仗啊!”
一个战友说道,他说的话是一句实话,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来爱尔兰打仗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战火不在本土燃烧。
“我们帮助爱尔兰人打仗,帮他们获得独立,这样就能把战火打到英国去,而不是让英国人打战火打到中国!就像现在这样,因为我们的进军,很快我们就可以让英国人在英国本土进行一场防御作战!而不是我们进行防御作战!正是因为有我们在这里,所以我们才会在世界范围内作为攻击的一方,让英国人处于被动的防御之中!”
好吧!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理由,对于中国来说,只要战争在海外进行,就不会对国家造成任何影响,而且国家还可以通过战争掠夺更多的殖民地,对于中国来说,这才是最好的选择,尽管对于爱尔兰人来说,这是一场灾难!至于对都柏林的人们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灾难!
“我自己觉得的吧,都柏林已不可能再复兴。因为它的三分之二已被英国人给炸毁了,这燃烧后的废墟无论怎样都无法挽回的,想要挽回这一切,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是爱尔兰可不是中国,他们太落后了,经济上、工业上,甚至就是农业,他们也是落后的,即便是他们独立了,又能怎么样呢?这里仍然很穷,他们想恢复这座城市,恐怕会有很多困难……”
在马平良发出这声感叹之后,又有一个战友在一旁说道。
“所以说,在战争是极为残酷,还好,现在爱尔兰人是胜利者,他们损失的只是房子,要知道在战争之中作为战败的一方恐怕是更为悲惨的,而且这是无法避免的,毕竟有胜利者,就有失败者!我想,不能将战争当儿戏,要打仗就无论如何要打胜,就是说,那怕是打仗打到孙子那辈儿,也一定要打胜!就像过去一样,咱们打败了之后,可是被建奴奴役了两百多年,建奴杀了我们多少人?甚至还改变了我们的文化,让我们整个民族都陷入暗无天日的殖民统治之中,甚至被当成猪似的圈养着,奴役着,所以,作为军人,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打赢英国人,只要打赢了他们,我们才能避免被奴役的命运!”
对于中国的军人来说,他们永远也无法忘记有关历史的悲痛,在军队中,在社会上,有关满清统治时对中国人的屠杀、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总是会不断的被提及,甚至陛下还签署了法案,任何试图掩盖满清暴行或为满清统治辩解的人,都将被视为汉奸,等待他们的将会是至少20年以上的流放役,包括他们的家族也会流放,这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法律层面上,有一位知名的学者就因为说相比于明末满清统治时,百姓也算安居乐业,虽说他拿出了一些所谓的证据,但是就因为这番话,他举族被流放到非洲殖民地,在涉及到民族的问题上,是绝不会做出任何让步的,就像在西部的有些地区,在特定的时间里,针对一些特殊的群体,军队甚至曾经实施过极为残酷的诛连法。有时候,残酷是无法避免的。
对此,尽管有一些人曾当面质疑过陛下,但是陛下的回答非常简单“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如果说,满清是用屠刀,用文字狱去维持他们的统治,去打断这个民族的骨气,那么,对于现在的中华朝来说,则是用“矫枉过正”的办法去改变这一切,去挽回一切。
当然,在很多普通的士兵看来,那些人根本就是娇情,在满清那会,他们又岂曾为遭受文字狱的同胞鸣过不平?当然,也许正因为经历过奴役到自由,所以他们才会更加珍惜现在,同样在心底下意识的产生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打败敌人!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