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中华非华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中华非华
火炉!
每到夏天时候,南京城就像是个火炉似的,对于身处南京的各国使节来说,这样的夏天是极为难熬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西洋人来说,在夏天到来时,他们感受到了南京的桑拿天。
不禁羡慕起那些在庐山拥有别墅的中华朝的新贵们了,在夏天到来的时候,上自皇帝陛下下至中华朝的官员们,纷纷乘船前往庐山避暑。作为使节的他们,并没有这个权力——除非他们愿意在庐山够买一栋别墅,要不然也就只能呆在南京。
除了像英美法等国的大使之外,很多小国家的使节,根本没有财力购买庐山避暑别墅。
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对于朝鲜、日本这样的藩邦,万的视觉就可以住进理藩院在庐山的避暑庄园,尽管只有几个房间,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无疑,就是一种额外的赏赐,同样也是一种尊崇。
“天朝就是天朝啊!天堂也不过就是如此繁华吧!听说武昌比南京还要奢华,武昌我没去过,可是南京,就已经像是天堂一样。要是在这儿呆上几年的话,可就真的不想回汉城了呢。”
自打从一进这庐山牯牛岭避暑之地,身为朝鲜使节的柳重教便大肆嚷嚷起自己先前惊艳经历来。刚从南京都市来到庐山牯牛岭的他,却又一次被牯牛岭的繁华所惊呆了,他没有想到这个偏远山沟居然会如此的繁华,就其繁华来说,甚至不逊于南京,别的不说,就是那几处针对高官和各国使节的高级会所,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更何况,其中还有那些百依百顺的日本女子。
“柳副长瞧你这样子!还像是一个使节吗!”
看不惯对方醉眼朦胧一脸丑态的团长金平默厉声呵斥道。
他们虽然都是李恒老的弟子,但是性格却截然不同。
“啊,啊。我刚才应酬去了。金团长你没去真是太可惜了。今天理藩院的宋主事为我介绍了一个十分美妙的地方——莲花会所。那里的姑娘就像仙女似的惹人怜爱,不过我还是喜欢哪个来自朝鲜的金美人。说起女人还是朝鲜的好啊。”
眯着双眼柳重教用带着醉意的话语说道。
“还是上国会调教女子,那些女子,无不是柔情似水,且色艺双绝,远非朝鲜的那些粗鄙乡野之妇所能相比,上国就是上国,纵是我等小邦之女子,亦能调教的如此之诱人,色艺双绝,实非我等小邦所能及,中华上国确实天堂一般!”
然而站在柳重教面前的金平默丝毫没有心动的意思。听到他这番话后脸色更是骤然急变,然后他操起了桌上的茶杯猛地一下就浇了对方一脸:
“你给我清醒一下!柳副长,我以团长的身份警告你。不许再作出给我朝鲜丢脸的事了。”
“你认为我这么做是给朝鲜丢脸吗?当今中华朝之强,远胜于历朝历代,就是如日本,数年前就凭中华之庇护,否则即为洋扰,我朝鲜身为小邦,唯有全力侍奉中华之邦,方才可维持,我等朝鲜两年百弃义,今日若不番然醒悟,全力侍奉中华,他日必将为中华所弃,中华所弃之时,就是朝鲜亡国之日,现在我们这么拉着脸,难道,非要逼上国皇帝陛下找到我朝鲜不敬之理由吗?”
说罢柳重教擦去脸上的茶水,然后起身向自己的房间走去了。
眼看着柳重教的背影消失在这亮着电灯的走道中,身处在场朝鲜其它使节的脸上都露出了鄙夷之色。在他们看来这个柳重教,完全于中华朝的那些官员同流合污了。
居然如此光明正大的嫖宿,真是太放肆了!
然而众人亦不得不承认刚才他所说的话都是不争的事实。朝鲜确实离不开中华朝,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与中华朝农商大臣的谈判,却始终围绕着众人的心头,那农商大臣所要求者,就是朝鲜向中华开国,准许中华商人进入朝鲜腹地经商,且朝鲜官府要负责保护。
联想到这几日那位农商大臣一再为那些下等之商人争取利润的一幕,金平默不由长叹一声道。
“义秉《春秋》的中华上国何缘堕落于此!”
金平默的这声叹息立刻就引来了周围众人的一阵附和。与崇尚力量因而将唐朝视为中华盛世王朝的倭人不同,在朝鲜人心目中明朝才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瑕疵的王朝。
尽管明朝已经灭亡两百余年,但是对于朝鲜来说,朝鲜依然将其奉为中华之正统。在得知皇明建文之后,重建大明时,朝鲜国国内如李恒老等人,就鼓吹北伐助以中华,但是因为朝鲜王反对,而未能成行。
待到中华朝开国后,眼看着中华即将夺取江山,朝鲜立即派出了访团朝贡。
可是来到南京之后他们却发现这个皇明与他们心目中的皇明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没有看到那个完美的皇明的复国,而是看到了一个礼崩乐坏的中华朝。
这个发现自然是让那些一直将皇明视为正统的朝鲜人无不是唏嘘不已。而他们得出这个结论的缘由则是出于对“正统论”的论述以及对朱熹的思想的依从。
在从李氏王朝受封于明朝,引入程朱理学的朝鲜已经将程朱理学挥到“极至”,尽管中华朝的皇帝是皇明之后,但是在目睹了现在中华朝推崇“儒学正源”的举动,自然视其为“逆”,固执的认为身为皇明之后创建的中华朝并不是正统。
当然其心中的抵触绝不能与当年的满清相比,事实上,即便是对于满清,他们的态度也在过去的两百年间发生变化。朝鲜出使中国的记录由明代多以“朝天”冠名到清代多以“燕行”冠名,但于最近二十年间朝鲜内部亦开始有官员将满清称为“天”、“华”的名称。
就在他们慢慢的接受满清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中华朝,固然让那些主张尊周大义和北伐论的朝鲜士人为之鼓舞。就像金平默、柳重教等人,无不是曾对中华朝给予了无数的期望,但是当他们来到中华朝,来到南京之后,所看到的一切,却让他们无不是心灰意冷。
尽管他们所主张的“尊周大义”在中华朝得到认可,但是程朱理学却为中华朝尽弃,现在的中华朝讲究的是“复儒”,所谓的“复儒”,就是恢复儒家本源,至于程朱理学等理学之书则是“曲解圣人之言的歪门邪道”,如些“大义之争”,又让他们岂能接受。
一旁的朴翻译跟着附和道。
“是啊中原自三代以来居天下之正者皇明也;合天下之统者亦皇明也。而今的中华朝虽是明皇之后,却尽弃皇明之道,实在是可恨之至极,今中华朝之上,文未曾入举,且又曾操以商事低贱之业,如今非但不知正统,尽弃理学之道,高皇帝在天之灵,若见今上如此这般,又岂会瞑目。”
这位朴通译的话一出口在场的众人立刻就变了脸色。虽说他说的是朝鲜语,但这毕竟是在中华朝,在理藩院。更何况是如此明目张胆地垢弊中华之君。
若是传出去的话,那可不仅仅只是他一个要掉脑袋!
到时候没准大家都会掉脑袋!
于是一干人等立刻便向他使了个眼色,然后又紧张的向外张望了一下,其实在理藩院的这座西式宫殿之中,他们说话根本不会传到外面,但是心虚的他们,仍然显得有极为紧张。真到打开门,见门外没人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然后他们又特意将门窗关了个严严实实。
见众人如此紧张,朴通译倒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却见他摆了摆手嚷嚷道。
“大家不要太过紧张。这些话语汉人自己不是那报纸上谈论过吗?他们能说,我们怎么不能说?再说,皇上可是向天下言誓——不以言治罪!”
这倒是实话,开宏帝登基之后,所颁布的第一个圣旨,可谓是恒古未有之事。
“今上登基之时的所颁布的五条誓文,诸位难道忘了吗?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不以言入罪;天下万民一体,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中华之皇基!”
尽管对于中华朝行以“复儒”之举,颇有怨言,但是作为士子,却不得不承认一点,这五条誓文开古之未有之先河,甚至被许多好事者称为“复周礼之圣举”,不过对于中华朝文人所谓的“复周礼”,他们却不认同,因为他们不是“复礼”,而是要“复儒”,更准确的来说,是按中华朝的需要,对“儒家”进行重新解释。
“五条誓所对者,皆是汉人,我等虽为华人,却非汉人。吾等身为藩属小邦的使节怎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朴通译以后你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词!”
金平默眉头一皱,厉声警告道。即便是在他心目中未将中华朝视为皇明的延续,但是无论如何,毕竟也是中华的正统,尽管“华夷变态”之下,汉人已经变了很多,就像今上曾操以贱业一般。
尽管嘴上教训着团员,但是却又听到金平默不无感慨地说道。
“朱子有言正统者一是尊中华、攘夷狄、复仇雪耻,二是法《春秋》、立纲常。中华朝毕竟灭了满清之鞑虏,光复中华,这尊中华、攘夷狄、复仇雪耻算是做到了。但说到法《春秋》、立纲常!却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了。而今的中华朝虽说名为‘中华’,却已然将中华的纲常丢失殆尽了啊。”
金平默的感叹更多的是针对中华朝的制度,还有其“复儒”,而并不是开宏帝本人,毕竟无论如何,开宏帝为皇明之后,单凭这一点,其就可为皇明正统,但是其却不能全部继承皇明正统,就让人无法接受了。
“金大人所言极是!三纲五常、天理人伦之大体于此有缺,则是国之不可,为国人不得为人。要我说他们连第一条‘尊中华、攘夷狄’都没做到。现今中国士林尽弃儒学,言必称‘新儒’,以投上之所好,且对所谓的新学趋之若鹜,士林之无骨可见一般。有道是‘华夷有别’堂堂的天朝上国怎么能学以西洋‘夷狄’之学。不想上国也会落此下乘。”
一个年长的朝鲜使节跟着点头道。
“可不正是如此,只有那些西洋之‘夷狄’才会言必称商,才会言以开国,而今时中华与朝鲜,所行所效,皆为西洋‘夷狄’之法,其昨日先占朝鲜之济州,今日又令朝鲜开国以为中华通商,农商之臣更是恒古所未,如此之贱业,又岂能登大雅?今时之中华朝,当真是尽效西洋‘夷狄’啊!”
不过这些还不算是让朝鲜人最难以接受的事情。让他们觉得颇为屈辱的是中华朝现今对朝鲜的态度。
“攘夷狄、复仇雪耻之重在于雪耻,而不是复仇!可而今的中华朝所奉之策为‘以牙还牙’、‘百倍复之’,于满清胡虏将其尽数流放万里之外,实为应有之举。然朝鲜纵是假装臣服过满清胡虏,亦又有何妨,我朝鲜两百年心皆于皇明,皆于中华!忠华之心,又岂是他国所能相比!近日谈判之时,上国之臣,却无视我朝鲜忠华之心,他日无奈之举总为上国垢弊,且又遭受其刁难,中华朝气度焉能如此之小。”
而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在谈判中,中华朝又要往朝鲜派出名为“总理大臣”的上国钦差,与旧时的天使不同,“总理大臣”将总理朝鲜之政,至于原因嘛,就是因为朝鲜曾臣服满清!
对于这些,朝鲜人来说,他们显然不知道时代已经改变,传统的理藩之策已经完全为中国所抛弃,其实他们更应该庆幸,至少中国还将其视为“中华”的一部分,否则,只会将其视为殖民地,而对于殖民地,自然会采用一种更为严酷的方式,加以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