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始末
第十二章 始末
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汉人居多,虽说土地贫瘠,但这里的汉族仍以农耕为主,加之这四郡又是进攻中原的战略要地,拓跋宏当然要交给自己的亲信将领掌管,因此拓跋宏的改革之路在这四郡并未受到太大的阻力。
在接下来的首都高柳等地虽然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但高柳靠近中原,更由于地理的原因不适合放牧,因此生活在这里的鲜卑人已经逐渐放弃了游牧的习性,虽然朝中的一些守旧派极力阻拦,但在拓跋宏的铁血政策之下,反对的声音很快便消失了,只剩下一片吾皇英明,圣明烛照等等的歌功颂德之声。
拓跋宏的改革进行的顺利无比。
但这样的国策势必会延缓他们南下中原的步伐,这无疑留给了后汉王朝一个巨大的机遇,无奈质帝的昏庸,加之国力的日渐衰退,如今的后汉王朝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根本无力顾及其它。
未时时分,赵平和伊娄真来到了雁门西陉关,作为抵御鲜卑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防线,依山而建的西陉关雄峻异常,谓之天险也不为过。
并州苦寒、多山,地广人稀,虽然民风剽悍,但由于人口不多,加之后汉王朝国力的衰退,无法给予并州有效的支持,因此即使有马焕这等名将,也仅仅是勉力支撑着目前的局面而已,根本无力反攻。
比起全民皆兵的鲜卑,并州这十余万守军最多也只能做到防守。所幸鲜卑骑兵不善攻城,更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无力制造大型的攻城武器,再凭借着守将的才能以及雁门的地利,雁门才始终掌握在后汉王朝手中,屏障这中原地区的平安。
不过若是没有雄厚的实力作为后盾,雁门终有陷落的一天,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事实!云中、五原、朔方、定襄四郡便是铁证。
麦翻金浪的收获时节,烈日炎炎,挥汗成雨,西陉关上旌旗漫卷,迎着盛夏的南风猎猎作响。全副披挂的马焕、秦青二人与一袭青衫的赵平三人在亲兵的护卫下与几名将官正在巡查关上的防务。
“自云中、五原、朔方、定襄四郡被鲜卑占据,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秦青面色凝重的说道,“国朝之初,大将军姜维曾率军八万征伐鲜卑,以期收复失地。无奈当时天下初定,生民百不遗一,以将军之才,收复失地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耳!大将军却无奈退兵,究其原因,纵然收复四郡,却也无力固守。”
秦青作为军中第一猛将,武艺当然高强,但若以为他只是一勇之夫便大错特错了。论起用兵,秦青虽然比不上马焕,却也不会差的太多,否则也不可能被赵麟启用。
“是啊,当时并州仅剩不足百万人口,兵源严重短缺,此其一也;其二土地大半荒芜,民生凋敝,无法供应军需。有此两点,大将军当然不会冒险,因此只好退兵。”一身鱼鳞玄甲,身材略显瘦削的马焕接过秦青的话头补充道。
自马焕任雁门太守以来,十余年间几乎年年征战,这才力保国门不失,实在是劳苦功高!朝廷为了安抚边军将领,将马焕的官衔越升越高,至今已是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的卫将军,位比三公,官职却仍是雁门太守;只不过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都是荣衔,并无实质的权利,只是朝廷出征时,封给领兵将领的官职。以卫将军之职领一郡太守,在历朝都是仅见。
在军中也是分派系的,赵麟当年是太尉张维的属下,这是一派,以张维为首,是平民派,全是靠自己的军功挣来的官爵;另一派则以京师李氏为首,这是标准的世家派系,李氏为后汉六大世家之一,依附于李氏的基本是都是大大小小的世家。
如今张维去世,赵麟去官,平明一系将领不得重用也是情理之中之事。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鲜卑将云中、定襄二郡合并,仍称云中郡,已被经营的固若金汤,制所也由云中改为盛乐,成为鲜卑进攻我朝的跳板。”说着,马焕轻叹一声,“我朝国力渐衰,已是无力收复失地了!”说完又是一声长叹,意态萧索,显然是心怀激愤。
“盛乐、平城的探子可有消息送回?”秦青转头问一名将军打扮的军官。
那名军官不敢迟疑,抱拳答道:“启禀将军,平城的步六孤勇已经整兵备战,盛乐的拓跋寿却是无甚动作。”
情况倒也比较乐观,毕竟鲜卑也无法支撑连年的征战,特别又是新败之后,大规模的战争已是无力发动。如此一来也仅仅是小规模的袭扰、劫掠。然而马焕、秦青二人面色仍显沉重,赵平转念一想,便明白了其中关窍。
自马焕就任雁门太守以来,大力鼓励雁门民众开荒垦殖,对于开垦的荒地,所有权归官府,由官府登记在册之后,发给农户地契。种子与农具由官府提供,官府收取四成收成作为赋税,除此之外全归开垦者所有。
如此一来,雁门民众纷纷响应,就连别郡百姓也多有迁来雁门。不过数年的时间,便在这西陉关外开垦荒地十万余亩!
如今的后汉王朝,土地兼并空前严重,土地大部分被各世家士族吞并,平民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便不得不依附于各个世家,成为他们的佃户,每年的收成至少要上交给世家七成以上,剩下的粮食根本保证不了温饱。
于是,当马焕这一政策推出后,得到雁门民众的大力支持,只不过关内的土地大多被世家大族吞并一空,因此以在关外开垦的土地居多,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土地、粮食的诱惑是巨大的,因此雁门民众在雁门西陉关外大肆开垦荒地。
小麦已经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作为并州乃至整个北方最重要的农作物,如何确保小麦的顺利收割,乃是目前的是当务之急,马焕、秦青二人所担心的正是这个。
赵平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这虽然是鲜卑用滥了的招数,但偏偏令这几位当世名将束手无策。鲜卑的骑兵都是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而鲜卑又占据着最优秀的马场,单纯比较骑兵,至少在马匹上,中原的骑兵落在下风!
当然中原骑兵也有优势,精良的装备、系统全面的训练是鲜卑骑兵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每年鲜卑派出的骑兵都在五万左右,而且分散异常,最多也不过是千余人为一队。鲜卑王庭的目的很简单,既能练兵,又有战利品,这样划算的买卖自然无人会傻的拒绝,况且是鲜卑这等天性便只知掠夺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