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圆满
第692章 圆满
随着一步一步走来,方天对于修行,已是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
在开始的时候,方天认为修行是修行,人生是人生,而现在,在方天看来,已经是,修行即是人生,人生就是修行。
修行,是很普通的事,并不是专门的修行者,才叫修行。
广义地讲,其实世间每一个人,都在修行,甚至于“修行”这个词本身,不过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而这种事,——谁没在做呢?
所以人人都是修行者。
只是有的专业、有的业余,有的用心、有的漫不经心罢了,而且方向也并不一致。
人与人之间不一致,同一个人生命中的不同阶段,很可能也不一致。
单以身心这一方向而论。
修行,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让身心改善并提高。
像前世的那些老头老太,早上起来,在公园或其它地方,跑跑步,吊吊嗓子,打打太极拳,或练练节律操什么的,其实都可以算是修行。
只是这种修行,层次当然很浅,“止于娱乐”罢了。
但娱乐归娱乐,对身和心的维持与改善,效果其实还是相当不小的。别看都是老年人,有不少人的身心状况,相当不错的,远超那些懒洋洋、没病,但整天就是没精神的年轻人。
前世的世界,修行,在身的提高方面,似乎并不太明显。
是以,古往今来,太多的英雄豪杰,都是“心修行”的大师。或者“身修行”也有获大成就的,只是方天不知道而已。
这其实也很正常。——如果不大声地嚷嚷,又不怎么表露出去,外人,谁知道呢?
其实就算表露出去也没什么,别说后世了,哪怕就是当世,没亲身见证过的人,估计也多半会以为那只是谣言。而在华夏历史上,真实地记载着神异的例子,其实并不是没有。
别的就不说了,还说那个宋朝的大学士苏东坡,其《赠上天竺辩才师》一诗中有句道:
“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
苏东坡有个儿子苏迨,这孩子属于先天不全者,就像诗里说的,“四岁不知行”,四岁还不能走路,综合其它一些记载看,大抵是小儿麻痹症之类的病患,并且,是娘胎里带来的。
别说那个时代了,就是后世,方天来的那个时代,这也是麻烦事,麻烦一辈子。
然后,经那位天竺也就是印度的僧人给治疗之后,这孩子,就可以“起走趁奔鹿”了。——活蹦乱跳的,像小鹿一样。
被苏轼记载下的这位高人,可能是天生异禀,即后世民间所谓的“特异功能者”,也可能是“身修行”有成的一位修行者,后者的可能更大一些。——但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不过一个是先天,一个是后天而已。
而不论是这两者中的哪一种,在前世的那个世界,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的。
甚至可以说是少数中的少数,绝少数。
这也说明,一个人的身心两个方面,想在“身”上有所提高,比在“心”上有所提高要困难得多!
据说禅宗六祖,也就是后来作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那位,大字不识,以砍柴为生,一次极偶然的机会听人念《金刚经》,结果立马就悟了。
悟到什么且不说,但其“心”,应该是与闻经之前,绝绝对对的不一样了。而其“身”,当还是常人一个,不然,后来也不会有避祸岭南之举。
这就是“身”与“心”之间的关系。——心可一步登天,身却寸步难行。
不过,一个人的身与心,毕竟是一体的,而身与心的作用,也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于情感悲喜不系为空,于尘世一念不挂为离,此是空寂离尘境。”
“空寂离尘,造化自运,渐至心空身满,步入初阳雪消境。这一境,是以心转身,心为先导,身为后随。心由自我,身随造化。”
这是“我道六境”的第一境,也可以说是入门境,“空寂离尘境”。
这一境的主旨,是“以心转身”。
其实就是从身心两个方面中,比较容易调整和改变的“心”入手而已。就像一个人欲与上司或某攻关对象拉关系,其本人不好攀,难啃,结果就转从其身边的人攀起一样。
所谓“夫人攻关”、“儿女攻关”等,就是这么来的。
再难说话的人,被其夫人枕边风一吹,或被其儿女一纠缠,结果就往往变得好说话了。
这叫“砍树先从边上砍”,或者“柿子先捡软的捏”。
反正都一个意思。
总的来说,就是正面走不通、不好走,就换个方向,从侧面走。
“我道六境”中的这个“空寂离尘境”,就是这么玩的。——“身”不好修,于是换个方向,从“心”开始修起。
因为有着前世的基础,最主要的是两世为人又出生入死的经历,所以方天的“心”很容易就静定下来,然后自自然、活泼泼,不需任何勉强,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所谓的空寂离尘境之中。
哪怕是用方天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也确实是最适合他的入门修行手段。
其实直接从“身”上修也是可以的,但那需要按部就班和切实指导,换言之,也就是需要一个负责的且是高明的老师。——可是他哪有?
所以,那个路不能走。
只能走间接的,以心转身之路。
当用心牵引着,让身盈满之后,就要再倒过来了,以身转心。
为什么要倒过来?
或者说,之前的“心”,不行?
答案是,是!
就是不行!
之前的“心”,不过就是一个清清静静罢了,还是刻意保持的。
在“身”不怎么样的时候,这“心”还算是先进,能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就像在一群不识字的人当中,哪怕是小学生,也算有文化,也能得到众人的仰慕一样。
但当原先这些不识字的人全部成为大学生之后,原本“有文化”的小学生,就不够看了。
修行中,在“身”有了成果之后,“心”也是这样,需要重新进修。
所以就有了“我道六境”的第二境。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身有漏,识有染,为尘世之身心。”
“造化之下,缺憾得弥补,此是初阳雪消境,谓身之漏、识之染为雪,阳出得以雪消。”
“心”,究竟是以“身”为基础的。
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且不说“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就要抓住男人的胃。”什么什么的,就说让一个人,一个普通人,三天不吃饭,三天不睡觉,然后会怎么样?
其实很好猜测。
不管其原先的“心”是怎么样的,这个时候,大多都会一塌糊涂。
反之,如果“身”的方面通达呢?健健康康,无疾无病,吃饱睡好,又无杂事乱事烦事缠身,那么其“心”会怎么样?——应该说,就算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更多的情况,是微微一笑很倾城,哦不,是微微一笑天地宽。
是以,“我道六境”的这第二境,“初阳雪消境”,“身”在进步,更多的,却是“心”在进步。
以前,方天对此境中的“身之漏、识之染”有所想象,但不够透彻。
而现在,走过了这一境,自是清清楚楚。
他识海中的那个太阳的存在,让他的身体永远处于最佳的状态,夸张点说,哪怕身体中的一个细胞,都不会受到委屈,现在看来,用“阳出得以雪消”这个话来描述,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
这不是什么形容,而根本就是实打实的描述!
这是“身之漏”。
而至于“识之染”,在明悟了“为天地之心”的义旨之后,方天难以言述他具体获得了什么,只能说,许多东西,许许多多东西,在其看来,都和以前再也不一样了而已。
尤其是对于生命的认识。
但具体如何,方天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慢慢体会。
而不管怎么说,当下,“身无漏”,“识无染”,阳出遍雪消,身心方面,算是初步步入一个“圆满”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