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入主勃尼
第503章 入主勃尼
“准备一下吧,明天,朝议此事。”老皇帝犹豫了良久,终于,拍了拍厚厚的信封沉声说道。
“皇上,您的身子还弱,要不再搁两天吧!”老太监劝道。
“搁?再搁的话,怕是就要被浮云嘲笑了,比起浮云来,我们的事情办得实在是太慢了。”老皇帝一个劲的苦笑着,只要一提起浮云,他便只有苦笑。
就在老皇帝将事件摆到明面上进行朝议的时候,八皇子李仁,已经秘密的赶往浮云,去寻求浮云的支持。
汉国的厂卫可不是摆着看的,事实上,几大国包括浮云的暗影特工,都不是摆设,是真正的耳目,李仁刚刚从狼尾谷进入浮云的时候,老皇帝的手上就已经拿到了一份情报单,上面详细的写着李仁此行的每一个目的,甚至连他去寻求浮云的支持都写在上面。
老皇帝非但没有怒,而且还面露微笑,这个老八,自己还真没有看错他,果然有脑子。
老皇帝一点也不担心这个儿子会造自己的反,军队,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上,没有了军队的支持,就凭那些皇子身上人数不超过一万人的卫队,又能办成什么事?
虽然在名义上,八皇子有着北地军队的支持,可实际的控制权,还是在老皇帝的手上,若是这个儿子真能在浮云取得更大的支持,将浮云的先进武器换装进汉国的军队里,老皇帝还是乐意其成的。
不过就在李仁进入浮云的时候,丁君霍已经通过电报得到了暗影特工传回来的消息,汉国已经研究关于浮云入主改革勃尼国的可能性了。
而丁君霍静等着消息,等着汉国传来到消息,说实话,他还真不想管李仁那点破事,这小子太不地道了,若是全力支持他的话,这个野心巨大小子一旦登台的话,只怕第一件事就是回头狠咬浮云一口。
对于汉国的老皇帝来说,八皇子李仁是个最好的接班人,心思细腻,而且毒辣,能屈能伸,从不读死书,无论从哪里看都是一个极其合格的皇帝接班人,但是在丁君霍看来,这样一个充满了独裁性格的人并不适合浮云未来的战略。
正相反,丁君霍倒是很看好汉国如今的太子李景,是一个很随和的人,而且心地仁慈,无论怎么看,李景都要比李仁更加符合浮云的未来战略。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丁君霍才迟迟没有答复李仁,几次开会研究,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这种插手汉国内政的机会。
因为汉国太大,浮云虽然拥有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工业力量,但是现在浮云的工业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正在进行海军的重新建设,还有对外道路的铺设,四处推销蒸汽机车,若是浮云与外界的铁路连通的话,无疑就极快的增加浮云的发展脚步,现在就是运输在限制着浮云的发展。
李仁失望而归,汉国的皇帝也同样的失望,若是李仁能得到浮云的支持,毫无疑问,北地二十万驻军会得到最彻底的换装,哪怕仅仅是换上浮云的自动弩,也能让汉国的武力大增,甚至逐鹿天下,一统中原。
只可惜,浮云并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的发生,特别是攻击欲与战斗力都极为强大的汉国。
汉国朝议像打仗一样,同不同意浮云改革勃尼几乎让一众臣子在朝堂之上就干起来,赞同与反对的,几乎就是一半对一半,最后还是老皇帝乾纲独断,拍板决定允许浮云对勃尼进行改革,但是汉国要参与其中。
池唐是最早一个请浮云入主改革的,又是吴汉两国的夹缝地带,平时东摇西晃,对谁都臣服,反应自然就慢了,等到浮云造成即成的事实以后,他们就算是想再伸手也晚了,因为池唐已经得到了浮云的全力支持,甚至是军队驻军,一旦有过激的行为,与浮云开起仗来……
当年浮云军队还在使用半自动弩的时候,两千军队一路深入,一直打到了吴国的国都保封的战绩,就已经让他们忌惮不已了。
而现在,浮云的军队又经过了换装,全员使用了步枪这种威力更大的武器,各种武器装备比从前更加精良,何况还有大道直通国都呢。
幸好,现在有了电报,电报的往来,使得消息交流变得简单快捷,经过近半个月的讨论,最后汉国提出了更加完整的条件,而这种提议方面也更像是浮云那种一条条的列举,而不再像从前那样,大半篇无用的词汇,然后只有那么几句要点的文章了,发这种文章,绝对是电报员最大的痛苦。
汉国同意浮云改革勃尼,但是驻军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千人,而汉国也将派同样数量的部队入主勃尼国,这部分开支将都由勃尼国负责。
浮云的军官负责培训勃尼国的军队,但是对汉国的军队没有任何管辖权,在原则上,汉国同意浮云在勃尼国的经济行为,并且同意了浮云提出修建一条池唐通往勃尼的大路。
这边条件谈完了,并且由双方的最高领导人签字生效,浮云开始了正式入主勃尼国,但是汉国的动作却更快,一支两千人的部队抢在浮云之前开进了勃尼国,并且挑选了最利于防守,同样也便于进攻的一处小山坡做为基地驻扎。
而这时,浮云的军方还没什么动静呢,浮云的军队在这种非紧急情况下的调动,要走一整套的手续,严格而又正规,除了做战任务最多的海军可以视情况自行决定,陆军,已经进入了正规化与规范化的地步,这并不代表着浮云的军队面临战时就一定反应慢。
这种外派驻军,在原则上选用的是志愿军,也就是士兵在自愿的前提下,而不是直接由军事部进行委派。
像这种外派部队,基本上是两年轮换一次,离乡万里之遥,两年只能探亲几次,虽然在外驻守待遇要比在本地驻守好上很多,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离乡的,特别是那些已经成亲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