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二节

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一节 目录 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三节

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二节

二月中,河内郡,怀城。

袁绍、许攸、韩琼、淳于琼等人围在地图前,激烈地争论着。

卢植的一番话让袁绍放弃了主动攻击的计策。公主既然已经北上帮助讨董大军说服骠骑大将军,而卢植又说得那样清楚,那么这个主动攻击目前就显得没什么意义了,然而,青州黄巾的叛乱却让讨董形势突然恶化起来,是否主动攻击洛阳再次成了众人争论的焦点。

辛评、荀谌、陈琳等人认为现在北疆大军已经纷纷南下,双方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进攻洛阳以武力胁迫骠骑大将军的目的未必能奏效,假如初战失利,不但会打击讨董大军的士气,而且会把大军现在所占据的优势尽数丢失。另外,袁绍已经下令讨董大军各部暂时不要进攻,如果突然变计,会让各部无所适从,让人感觉到车骑将军好象无法掌控局势一样,这同样会引起将士们的惊恐不安。

许攸、逢纪、韩琼、淳于琼等人却认为战场用兵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突然变计乃是很正常的事,无需担忧,现在最担忧的应该是青徐一带的蚁贼叛乱。蚁贼已经开始攻击掳掠青州各地郡县,由于缺乏兵力剿杀,蚁贼节节胜利是必然的事,这会极大地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参加叛乱的蚁贼会越来越多,波及的范围会越来越广,一旦局面失控,青、兖、徐三州必将陷入暴乱的狂潮。后方战火翻飞,这对讨董大军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而董卓和李弘得到消息后,他们无论坚守洛阳还是趁机攻击,都能稳操胜券。

袁绍望着争得面红耳赤的一帮下属,茫然无策。

这时,从一百多里外的黄河南岸酸枣大营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济北相鲍信到了。鲍信说,根据他得到的消息,蚁贼叛乱主要集中在泰山以东的济南国、齐国和北海一带,目前还没要迹象表明蚁贼大军会立即离开青州,转而向西攻击。不过,等青州被这些蚁贼掳掠一空后,事情就很麻烦了。

黄巾军很精明,发动暴乱的时机和地点选择的非常好。现在他们在青州暴乱,距离京畿非常远,也没有侵害兖徐两州,这让聚集到酸枣的兖徐两地军队很难下决心撤军平叛但讨董大军假如陷在京畿附近动弹不了了,或者青州已经被蚁贼抢光了,蚁贼就要调头向西了。他们会疯狂地攻击兖、徐两州,一路攻城拔寨,烧杀掳掠,无所不为。

时间,讨董大军现在最急需的就是时间,袁绍必须抢在蚁贼攻击兖徐两州之前,把骠骑大将军拉到自己一边,否则不要说逼走董卓了,就连生存的问题都难以保证。

袁绍仔细权衡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还是维持原计,各军暂时不要进攻,耐心等一等。

许攸急切劝道:“大人,只有主动进攻,我们才能控制局势。李弘是一只豹子,他饿极了,可以喝一口自己的血继续撑下去,他不会轻易放弃的。目前皇权旁落,天子形同虚设,公主有什么用?先帝遗诏不过就是一块黄色的绫布而已。李弘如果忠诚大汉,一心为国,他早就南下和我们联手了。大人,卢先生已经老了,他和皇甫嵩一样,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大汉。要想在今天这种局面下振兴大汉,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己控制自己的命运,千万不要指望别人。”

袁绍笑道:“子远,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我们会赢的。”

※※※

袁绍带着许攸、陈琳急速出城,准备渡河到酸枣会盟。

留守大营的郭图派人飞马来报,骠骑大将军府来人了。袁绍犹豫了一下,突然决定不去酸枣了,“子远、孔璋,你们两人代我到酸枣和诸位大人会盟。”

许攸和陈琳惊愣不己。“大人不去酸枣,那会盟的事由谁主持?”陈琳问道。

“会盟的事让桥瑁桥大人主持。”袁绍说道,“参加讨董的州郡有十几个,聚集在酸枣的不过就七个,我去不去无关紧要。这会盟说到底不过就是个形势,没有任何约束力,如果谁要退出讨董大军,我也没办法。难道我还能拽着他,把他杀了不成?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会盟,而是我想知道骠骑大将军的态度。”

袁绍回到城内,立即召见郑演。郑演紧跟着审配、陈琳到了河内,可见北疆危机已经非常严重,骠骑大将军迫于压力,只好改变主意了,但骠骑大将军有什么要求呢?

郑演解释了北疆的困难,说明了骠骑大将军派军南下的目的,最后提到了粮饷和灾民的事。袁绍从郑演的话里听出了骠骑大将军解决当前危局的办法,骠骑大将军无意帮助他,也无意帮助董卓,他想维持一个三方权势平衡的局面,以迅速解决可能发生的战祸。维持三方权势的平衡,对骠骑大将军最有利,这一点袁绍非常清楚,有了时间和物资,北疆将慢慢摆脱危机,豹子将慢慢养好伤口,天下将慢慢成为骠骑大将军的囊中之物。

袁绍笑着说道:“北疆大军南下入京,既能克制我,也能制约董卓,这的确是个好办法,由此可见骠骑大将军为了社稷安危,也算是殚精竭虑、竭尽全力了。北疆的困难我知道,我也能体谅骠骑大将军的苦衷,但我目前只负责讨董兵事,冀州是冀州牧韩大人说了算,所以你说的事,我一件都不能答复你。”

郑演笑道:“这么说,承制诏书一事果如传言所说?”

袁绍笑容一僵。

“既然大人不能主掌权柄处理讨董大军的所有事务,那我只好回禀骠骑大将军,说我要到邺城和韩大人具体商议了。”

袁绍冷冷一笑,对坐在一旁的逢纪说道:“元图,你陪郑大人到邺城去。”

郑演离去之后,辛评立即说道:“正如我们所料,这只豹子不会帮我们的,他贪婪的本性暴露无疑。”

荀谌忧心忡忡,皱眉说道:“大人,骠骑大将军主动派人到河内,而我们却一点诚意都没有,会不会激怒豹子?”他看看袁绍,继续说道,“我想,我们应该把郑演留在怀城,和他慢慢谈,另外,把冀州府的审配审大人也请来。大家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总比横眉冷对、剑拔弩张要好。另外,一旦有个什么突发的事,我们也可以通过郑演迅速把消息送出去。北疆大军就驻扎在京畿,消息由他们转到河东,晋阳非常快,这样一来,假如我们要及时改变策略,骠骑大将军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立即做出反应。”

袁绍连连点头,“去把郑演请回来,我再和他仔细聊聊。”

※※※

二月中,兖州陈留郡,酸枣。

袁绍没有来酸枣会盟,这让桥瑁、张邈等人非常失望。此时后方形势紧张,人心惶惶,最需要的是主将前来鼓舞士气。怀城到酸枣虽然隔着一条黄河,但黄河封冻,如履平地,一百五六十里路,来回不过两三天的事。难道袁绍就不能牺牲这么几天的时间?

许攸对桥瑁说,袁大人一再嘱咐,请桥大人务必尽早会盟,以便对董卓形成强大压力。桥瑁冷笑不语。他私下对张邈说,骠骑大将军不过派了个掾属到河内而已,这种身份的人用得着本初亲自接见?我看商谈是假,本初不愿做这个出头鸟是真。会盟消息一旦传出,袁隗袁基和袁阀的几十口性命估计难保,他自己不愿承担这个罪名,却让我背这个黑锅。上次传檄天下的事我已经代袁阀做了,罪名都是我的了,这次他又让我主盟,出头的事都想让我做,当我是白痴啊?我不干。

“孟卓兄,还是你主盟吧。”

张邈不好当面拒绝,回到营帐和自己的长史刘翊商量。刘翊说,这事大人也不能干。讨董的事现在看来很玄乎,青州蚁贼在叛乱,而且蚁贼很快就会流窜到兖州徐州一带,刘岱、袁遗、鲍信、张超等人迟早要撤军。他们一走,这里就剩下大人、桥瑁和曹操一两万人,还打什么打?陈留和京畿相邻,如果董卓和李弘知道我们后方大乱,势必要主动出击,而这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大人你。大人如果主盟,董卓必恨你入骨,到时恐怕……

张邈立即找到山阳太守袁遗。袁遗是袁绍的堂兄,过去曾做过长安令,在袁阀算是很有才华的人。张邈说,伯业,你是本初的堂兄,声望极隆,我是望尘莫及啊。这主盟的事非你莫属。说完他不待袁遗说话,掉头就走了。

袁遗当然不愿干。袁隗等人如果因此而死,自己不但得罪了袁绍袁术兄弟,而且将来也没脸去见列祖列宗。他想了一下,去找兖州牧刘岱。刘岱是东莱牟平人,祖父刘本是著名的大儒,伯父刘宠是前太尉,刘家算是东莱最大的门阀了。袁遗和刘岱私交不错,他把桥瑁、张邈等人不愿主盟的事说了一遍,“公山,你看这事怎么办?”

刘岱想了一下说道,这事你我都不能干。无论讨董能不能成,袁阀被诛之罪都和会盟有关,将来难免要遭人指责。我俩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不能留下这个骂名羞辱先人。我看,你去请曹操主盟,他必定答应。曹操是曹腾后人,宦官后代,将来要出人头地,需要功绩。讨董成功,主盟一事就是功绩啊。曹操为人放荡不羁,做事喜欢率性而为,不会在意这么点小事。

曹操没有拒绝,但他也没有接受,他出了个主意,“主盟不就是站在大坛上念念盟约,带头拜祭一下天地嘛,用得着我们出面吗?随便找一个掾属就行了。我手下任峻就不错,嗓门很大,让他念盟约,坛上坛下的人都能听见。”

袁遗大喜,告辞离去。任峻是什么人他不知道,所以他也看不上。在他心里,主盟的人即使不是一方大员,也应该是个有地位有身份的名士。

桥瑁、张邈等人商量了一下,随即选中了名声最大的臧洪。臧洪是广陵射阳人,广陵太守张超的功曹从事。他父亲臧旻历任护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原太守,戍边时屡建战功,对山川地理非常有研究。臧洪出身官宦世家,本人学识不俗,在徐州一带很有名气。臧洪身材魁梧,体格健壮,胡须浓密,嗓门洪亮,很雄伟,看上去更象武人而不是士人。臧洪一口应承。为了铲除国贼,当然要义不容辞了。

※※※

二月十六日,酸枣会盟。

臧洪站在高坛上,顶着凛冽的寒风,高声诵读盟约: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祸害无穷,毒杀弘农,百姓被难,如此以往,社稷沦丧,四海倾覆,我们要举义兵,赴国难,同盟中人,齐心一力,尽我臣节,粉身碎骨,在所不辞。有渝此盟,死于非命,祸及子孙。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这份盟约写得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振奋不已。

这份盟约和前面的三公檄文相比,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这里的国难已经不是董卓废黜少帝了,而是毒杀弘农王。他们既不愿意尊崇献帝,又失去了讨董的终极目标,结果雄心勃勃的讨董大军变得无所适从了。讨董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就是为了要粉身碎骨、以死抗争董卓的暴戾?那杀了董卓之后呢?不是没有人想到要立新帝,而是没有人愿意去说,没有人愿意去做。

袁术、韩馥、王匡、孔伷、李旻等人对于酸枣会盟没有发表任何支持的宣告,既不说支持,也不说不支持,好象没这事一样,视而不见。

※※※

二月十七日,天子在虎贲、羽林以及公卿百官的簇拥下,匆匆走上了西迁之路。

二月十八日,董卓下令清理洛阳城。接到命令的李傕和郭汜没有明白董卓的意思,急忙派人来问,“大人,这清理是什么意思?是抢光还是杀光烧光?”

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一节 目录 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