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桂英
第443章 桂英
大明朝廷对金国使团启动了谈判,谈判的进度很快,建虏求和使团首先接受了明朝提出的归还义州、广宁、辽河西平堡一线的土地的要求,金国照东珠十颗、貂皮一千张、人参一千斤每年进贡明朝,在广宁开两国互市。
但是对明朝提出来的,归还沈阳、铁岭、抚顺等城,叶赫部受明朝保护,金国降为藩国等等持异议,不过建虏求和使团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
阿拜、李延庚二人提出了,金国仿朝鲜国例,叶赫部受明朝保护,考虑到金国的实际情况,金国五年退出沈阳,十年退出铁岭、抚顺等城前明朝土地,作为回报明朝从朝鲜撤军,金国跟朝鲜国签和平协议,明朝从叶赫部撤军,叶赫部成为军事真空地带。
大明皇帝和群臣商议之后同意了金国使团的一揽子和平计划,阿拜代表金国跟明朝签约之后,阿拜、李延庚二人带着金国使团回国报喜。
大明朝廷宣布了跟几个的和平协议之后,附带了一道旨意,就是同意了以前朝议的调大同副将薛云进京任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正二品官职,以奖励薛云平定土谢图汗部的功劳,至于叶赫部之事朝廷一个字都没有提。
九月下旬,辽东经略高第上奏折,称收复了义州、广宁、辽河西平堡,只是这些城池里是人去屋空,城池周围有没有任何百姓,高第希望朝廷拔钱粮物资,修缮城池房屋,发关内百姓充实义州、广宁、辽河西平堡的人口,以便军民协防义州、广宁、辽河西平堡一线的城堡。
大明朝廷有些后悔没有跟金国约定不许迁走人口,现在从关内迁百姓去辽东费用就打得离谱了,只好让辽东经略高第在辽东先行组织辽民进驻义州、广宁、辽河西平堡等城池,由辽东经略府先分住房、土地,再发放一些农具、粮食。
不过大明朝廷是讲信用的,十月初,趁着鸭绿江江水回落,挂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统领朝鲜明军总指挥大明钦命朝鲜特使喻安性率领四万多辽东军民渡过鸭绿江,浩浩荡荡地的向锦州方向挺进。
这次回来的将领主要的有满桂、赵率教,原辽东经略孙承宗赞画茅元仪,出任了辽东觉华岛水军副将,已经提前坐天津水师的海船去了觉华岛,还有就是薛家军薛破虏留在了朝鲜,除了所有的薛家军将士,还有近万辽民紧紧跟随。
而叶赫部的大同薛家军,在朝廷的多次催促之下都没有行动,大同薛家军的解释是主将薛云在草原中毒,至今还是人事不省,整个队伍没有人能够调动得了,薛家军全军将士都在等待主将薛云的苏醒。
可是整个大明朝廷不论是皇帝还是官员,都对薛云的中毒持怀疑态度,十一月初,朝廷责令辽东建虏高第去催促薛云部先返回大同,当高第派亲信使者到了叶赫部时,可是叶赫部的大同薛家军已经无影无踪了。
据叶赫部新任酋长德勒格尔的叙述,十月间,薛家军发生了大规模火并,几方互有死伤,大部分都投西面、西北面去了,连主将薛云是死是活都没有人知道。
高第的使者在叶赫部酋长大总管陪同下,查看了薛家军火并的地方,在方圆十几里以内,还有不少的明军的残缺尸体,爆炸的痕迹还清晰可见,高第的使者确定这里确实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之后,就让随从捡了一些可以证明薛家军分裂的物证,辞别了叶赫部大总管,带着叶赫部赠送的给自己和辽东建虏高第的礼物回锦州去了。
十二月的北京城已经是大雪纷飞,朝廷对叶赫部薛家军火并一事持怀疑态度,据锦衣卫、东厂大同府的密报,截止十一月底,只有一千多明军官兵回到了大同城,这些官兵都异口同声的证明了叶赫部薛家军火并一事,从各方面都证明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朝廷官员们也不得不放下心来准备过年了。
就是在快要过年的时候,一群薛家军官兵回到了大同,抬回了昏迷不醒的大同副将薛云,这个人跟薛云非常相似,可是见过的都不愿意相信这人就是薛云,这包括监军太监张公公,山西巡抚赵大人,大同卫罗指挥使等人,只是他们都没有说出口而已。
倒是副总兵余大成信了,想把女儿从副总兵府拉回余府,被女儿余婉琴拼死拒绝了,而大同城薛家军的主心骨薛六神经紧张,全大同城都进入了戒备状态,一旦出现对薛云或者薛家军不利的情况,战斗很可能一触即发。
但是天启五年年末还是出了不少怪事,其一就是陕西巡抚得到密报,有大量流民逃往蒙古边墙那面去了,延安府、榆林府、绥德府流民流失最为严重,不过陕西各级官员对流民头疼得很,本着眼不见为净的原则,管你这些流民死到那里去了,大家来了一个瞒上不瞒下的办法,把这件事遮掩过去了。
其二就是河南卫辉府有百姓看到大队的人马过境,这些人穿着杂色服饰,但都是彪悍雄壮的快马,这些兵马都是夜行昼停,对沿途百姓秋毫不犯,让人怀疑这些人不过一般的杆子、土匪,当地官员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打了几个说过大兵人的屁股,慢慢地就没有人敢公开乱说了。
其三有辽东湾大明水师官兵,在朦朦胧胧的海面上看到了一支不属于大明和朝鲜的兵船船队,过了一刻钟这支船队就消失了,后来报告到上官哪里,都认为大明海域不应该有这样一支船队,如果不是海市蜃楼,就可能是日本倭寇或者南洋海盗的船只,弄得明朝辽东、天津、登涞的水师紧张了好一段时间。
京城薛府的老太爷薛睿在很多好友和朝廷官员的劝慰下,依然坚持不愿意给自己的孙儿薛云发丧,后来劝薛睿发丧的人多了,薛睿干脆闭门谢客,再也不见那些带着各种目的人的到来。
不过年关将近的时候,薛睿还是见了一位客人,这就是前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骆思恭,骆思恭见薛睿的理由是来感谢薛家帮骆家夺回了被马贼高迎祥抢去的财物,骆思恭听回来的儿子提起,带兵的是薛家将李小勇。
骆养性一行人跟着薛家将李小勇的两千兵马快马直接去了陕西,根据骆养性从陕西锦衣卫得到的情报,李小勇直接把高迎祥一伙围在了绥德府西面边界一个土屯子里。
李小勇直接命人喊话,高迎祥一伙马贩子有三百多人,在屯口跟薛家军对持,当李小勇让高迎祥交出抢劫骆养性的财物时,高迎祥是矢口否认,不过李小勇并不跟高迎祥讲道理,而是直接命令一千火器兵准备战斗。
高迎祥骑虎难下也招呼手下兄弟准备迎战,这时一个村姑打扮的女子挡在了中间,那个村姑问道:“这位将爷,看你们的装束铠甲鲜明,一定不是陕西兵马,请问你们这些军爷从哪里来的。”
李小勇向村姑表明是大同府薛家军后,对村姑问了一句:“小姐,莫非是姓高,叫桂英的女子吗。”
村姑奇怪地问道:“这位将爷,你怎么知道小女子的姓名。”
李小勇看高桂英的确有几分姿色,可是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国色,这个潜水卫是不是发错了消息,什么少爷念念不忘高桂英,扯淡,不过李小勇不管弄险,就连忙翻身下马,对高桂英态度极为和蔼。
身为寡妇的高桂英误以为李小勇的位少年英雄看上了自己,于是极力动员叔叔高迎祥答应交出那批物资,高迎祥得知是大明第一雄兵薛家军,也吓得四肢发软,现在侄女来劝,就顺势落篷,答应归还骆养性那批物资。
后来高迎祥交还骆养性的财物稍微有点出入,不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倒是高桂英跟李小勇热络起来,但是骆养性发现李小勇对高桂英执礼甚恭,临走赠送了高桂英一匹大宛名驹,一套银装铠甲,一杆百炼银枪。
可是高桂英居然说李小勇手下的铠甲很好,想给自己的马帮的人每人要一套,李小勇犹豫了一下,命令骑兵脱下了三百多副铠甲,才带着手下士兵同高桂英分开,李小勇的表现让骆养性大惑不解,被骆养性认定为花痴一类的糊涂虫。
骆思恭想知道薛云不在了,薛家在大同的势力薛睿怎么办,骆思恭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之后,就转入了正题,说道朝廷官员对大同府总兵这个位子争夺得非常激烈,不知道薛家有没有适当的人选。
当薛睿告诉薛云已经回到大同府了,骆思恭有了一丝羞愧,连连对薛睿说好话,薛睿跟骆思恭敷衍了几句之后,骆思恭见不是路就找了一个借口快速离开了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