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第190章 未来

第189章 为什么 目录 第191章 矛盾

第190章 未来

出席特别会议者不仅有内阁成员,也有国会各党领袖代表,此次会议是内阁与国会之间的协调会,协调国会与内阁对战争问题的争论。尽管复兴党是国会第一大党,但国会与内阁分歧永远都会存在。共和9年开始,中国政客迅速学会议会政治本质和游戏规则,当民族主义成为主流,为讨好民众,议员变成最坚定的民族主义信仰者。

国会在共和九年、十年、十五年,先后通过有违共和精神的法案,取消特定民族选举权被选举权。甚至有议员提议将其定义为“国内依附民族”,取消其中国公民身份,也不具备外国公民身份。政客为了买好选民,甚至闹出笑话,如要求“六”念“路”不念“六”,理由为这是异族奴役产物。还有全面修改历史纪元,将清代纪元改“伪”,等诸如此类。

孙科为了获得选民支持,打扮成极端民族主义者。其更以考古研究为名,提议对满清皇陵进行挖掘,提案大快人心,皇陵变成公园,陪葬品甚至遗体都被送入博物馆。形成鲜明对比,国会多次通过法案对明皇陵加以保护,以环境为名禁止考古研究。政客没有立场唯有利益,国会和内阁分歧,根本就是极端民族主义和国际协调主义的分歧。

“的确,中国在东南亚有成功的例子,但我们是以解放者身份进入东南亚,在东南亚扶持的是经东南亚各国民众选举的政府。即便泰国,同样是以恢复泰国民选政权为理由,由泰国人选举合法政府,但美国呢?”司马反问让众人哑口无言。

国内政界一直存在双重标准,就是A国对B国采取军事行动,绝对是侵略,但中国对B国采取军事行动,就绝不能用侵略形容。国务院和国会总会用文字游戏和华丽辞藻粉饰。当然,中国确实没有侵略过任何一个国家,即便泰国,也是为“恢复泰国的民主与自由”。但要说出兵美国是“恢复美国的民主与自由”,恐怕连自己都不会相信。

“很难回答?对美国的军事行动,无庸置疑,根本就是赤裸裸的入侵。侵略就是侵略,再好的掩饰也无法掩盖本质。”司马嘴唇一翻,毫无羞愧的打破了自己倡导的对外战争新思维。进入东南亚是解放殖民地,进入美国也是解放受压迫的90万印第安人和1300万黑人?鬼才信,正如英国人在广播中号召,在中国遭受歧视的少数民族起义,徒增笑柄而已。

“即便在东南亚,中国扶持的民选政权尚存在精于内讧、执政能力低下的现象,以至只能依靠我国派出顾问维持政府运行。当然东南亚国家乐于接受,我们是解放者不是占领军。美国呢?在占领区选择扶持对象,不在于执政能力,而在于顺从程度及威望,执政能力不佳、镇压民众、权力争斗、内讧不断,这样的政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肯定游击队会得到广泛支持,毕竟它进行的是全民反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抗战。维安战必定带来大量平民伤亡,游击队隐于民间,对平民误伤,不可避免。积聚的仇恨会成为国防军和美国人之间无法解开的死结,最终形成镇压与反抗之间的恶性循环,会彻底摧毁好不容易收笼的一丁点人心。”

会议室内众人边听司马感慨,边仔细审阅兵棋推演的结果,兵棋推演结果是乐观的,但损失是惊人的。

“两年半至三年大规模战役结束前,国防军累计需要在北美投入1000万以上军队,6.75万辆坦克、装甲车、自走炮、8.46万架飞机及5.48万辆各型军用车辆。为保障部队作战,需新造2400万吨商船,战争期间,全国75%海运能力,都将用于保障漫长的太平洋航路。”

“两年后,驻美国防军对本土后勤依赖减轻,但考虑到战争破坏、地下抵抗等诸多因素,在美国政府投降,大规模战事结束后,驻美国防军65%以上后勤保障需本土负担。大规模战役结束前,国防陆军需承受180至230万人伤亡,支付军费2700至3000亿华元,其后十年维安作战需承受100万人伤亡,与抵抗力量伤亡对比约为1比9,维安作战需军费3684亿华元,其中35%从驻在地获取。谁敢说,美国人一定会乖乖当顺民,他们绝不会顺从我们,乖乖交出枪。除非丧心病狂从西岸一个城市,一个村落一路屠杀到东岸,把1.3亿美国人全部杀死,否则就要做好大打维安战,军力陷于美国的思想准备。”

“叭!”就在所有人为巨大损失咋舌时,会议室内突然响起拍桌声,包括隐形人一般的机要记录员都被惊的浑身一颤,笔尖在纸上留下重重印迹。

“那么,当中国把所有精力专注于美国时,告诉我,世界上只有美国吗?”司马再次厉声质问,“不是,即便幼儿园小孩,都清楚世界上绝不只有美国。”深吸一口气,司马自顾自点着香烟,继续发表观点。

“我们无法接受白种人统治,白种人更不可能接受‘劣等’的黄种人统治。白种人之间的占领统治,存在天然优势,无法通过政策弥补。以德国占领捷克为例,半年前,抵抗力量尚异常活跃,十数万德军疲于奔命,但捷克新任总督海德里希将捷克食品配给标准提高到德国本土水平,在捷克施行德国本土福利标准,大幅度提高捷克人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怀柔统治,成功的笼络了绝大多数捷克产业工人。海德里希的新政,几个月里就彻底瓦解捷克的抵抗意志。捷克社会各界‘发自内心地拥戴,不遗余力地歌颂他。’捷克工人的‘劳动热情无比高涨。’希特勒如是说:‘只要给捷克人双倍食物配给,不进行大规模报复、秘密逮捕抵抗成员,就可以把他们转变为帝国狂热追随者,在军火生产中投入双倍努力,当做神圣责任。’捷克可以如此改造,欧洲呢?”

司马环视众人,国内所有人把眼睛盯住美国,根本不去看整个世界,似乎除美国外,都是中国的盟国,都是下九流国家,现在和未来对中国不构成任何威胁。

“欧洲已被德国占领,德国的野心昭然若揭,他们可以改造捷克,就可以改造整个欧洲。当我们为了美国,用一到两年时间准备,然后再用两至三年时间解决美国的时候,一个完成统一的欧洲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和美国决战时,德国正悄悄整合欧洲力量,一个不逊于美国的德欧会瞬间出现在中国身边,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

提到德国,司马脸色非常难看,德国已成为战争中最大的变数。德皇象征、阿道夫主宰的德国远比历史上更成熟。历史上当海德里希通过改善捷克民众待遇,获取捷克人支持,通过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完全遏制地下抵抗运动时,在德国其它占领区内,盖世太保依然横行,德国没有吸取捷克的经验。

现在,没有东线战场的牵制与消耗,德国对占领区压榨较轻,比历史上更重视占领区的整合利用。捷克成功后,海德里希在捷克的经验被推广到整个欧洲,尽管成效尚未显现,但只是时间问题,那时,集合欧洲力量的德国,将会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敌人,中美尚隔万公里太平洋天险,但中德唯一缓冲地,只有俄罗斯。

“庆幸的是,国力为中国提供了保障。即便德国整合欧洲力量,也不敢轻易挑衅。同样,我们亦无能力进攻德国。但当德欧日益发展时,中国每年需要为占领美国投入200亿元军费,美国就像无底洞,在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牵制中国发展。而为确保对德国军事优势,中国不得不投入巨额军费,累加驻美军费,国民生产总值10%~15%甚至更多要用于军费开支。一两年尚可,时间一长,军备竞赛就足以拖垮中国。”环视沉思的众人,司马再次点燃香烟,深吸一口。反对占领美国,正是基于这种担忧,以陷入泥沼的中国与整合欧洲的德国竞赛,结局不言而喻。

“国际环境对中国凶险无比。的确,如果德苏爆发战争,我们可以抛弃盟友,通过援助苏俄消耗德国力量,但单凭苏俄可以抵挡整合欧洲的德国进攻吗?直接介入,又会造成力量分散,而且失去同德国周旋的余地,毕竟,我们已深陷美国。假如真的要全面占领美国,面临的问题纷繁复杂。”

“总理,难道我们没有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能力吗?向国民承诺做何解释?”沉思片刻,孙科不死心的提问。中华革命党是国会内最强力的反对党,向来“复兴党赞同,我们就反对”。

蔡锷接茬回答:“同时打赢两场战争是共和14年兰芳危机时,国防军提出的口号,是指获取两个本土防御战场的胜利。前提是建立在本土防御基础上,通过大量杀伤入侵敌军,迫使敌国回到谈判桌为目的。在沿海,以海岸防御为主,在西南及突厥斯坦,则以陆路进攻为主,并不是同时与两个国家战争,并取得胜利。”

蔡锷回答时,司马巨汗,保持理智就那么困难吗?这些人根本没有理智。

“德美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德国陆空军战斗力不逊于国防军,如在对美作战期间,与德国爆发战争,结果不乐观,两个战场都需要国防军投入全部力量方能获得优势。假如以美国为重点,势必造成力量对美国倾斜。倾向欧洲,又势必影响美国战场。无论工业还是国力,中国尚不具备同时击败德美的能力。”

“那美国为什么可以?”孙科简直是抬杠。

“很简单,战前美英两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德国人根本就没有强大的海军,德国陆军不会游泳,游不过英吉利海峡。再者,美国从未以我国为优先交战对象,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强大的海军和太平洋天险使美国人可以在太平洋保持守势,换取欧战胜利,但中国与德国之间没有海洋。”蒋百里回答。

职业军人蒋百里最反感外界对军事问题指手画脚。军不干政,国防军人从来不对政务说三道四,在军队中谈论政治问题是个禁忌,甚至会导致勒令提前退役。政客可以干涉军费、通过国会对国防军实施监管,但对军事决断说三道四,就令人反感了。

“好了,这并不在讨论范围内。大家一直在问,战略重心在什么地方?太平洋,还是亚洲、欧洲?我现在明确答复。”司马打断蒋百里的话,这是第一次将完整的战略方针,摆到内阁与所有人讨论,毕竟战略方针是需要不断完善、修正的,涉及诸多方面。

“战略重心不是欧洲、亚洲、北美,而是利益。”战争利益引发,只有利益永恒而至上。

“中国核心利益是什么?很多人希望占领美国,为什么?是为安全利益,因为美国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威胁。反对占领美国是为什么?同样是为安全利益,因为中国的威胁不止美国。占领美国、不占领美国,都是为利益,自相矛盾的利益。”司马的话颇有哲学意味,自相矛盾的利益冲突,的确是两难的选择。

“矛盾逼迫我们不得不选择,但无论怎么选择,都可能带来前所未来的伤害,甚至毁灭,这不是危言耸听。占领美国,与德国军备竞赛或宣战,都可能让我们遭到惨败。不占领美国,又不得不面对实力空前强大的美英。两种结果无一乐观。”会议室内鸦雀无声,众人都在认真倾听总理的分析。毕竟选择关于中国存亡。

“问题是,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的打击敌人保全自己?”环视众人,司马揭开谜底。

“当无法彻底解决敌人时,最好、唯一的办法是削弱它,赢得绝对优势。”司马其实很不甘心,15年前总参谋部推演时,出发点非常简单:解决美国这个未来威胁,但总参推演结果并不乐观,只能调整方案,毕竟技不如人,奈何奈何。

颇具戏剧意味,当中国有能力挑战美国后,两国战争无可避免的爆发,一个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令中国骑虎难下。

“太平洋战场,日本占领夏威夷八座主岛中的六座,美军龟缩瓦胡岛。日本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占领夏威夷,瓦解美国在太平洋的地理优势,为南方作战提供保护。太平洋主战场将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美军必守,失去澳大利亚,美国只能本土防御,美国人绝不会放弃澳洲。而遭受重创的美国海军需要两年方能恢复,此前,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只能采取守势,两年后,美国依靠强大的工业生产力,必然重新夺回主动。”

司马稍顿,习惯性的摸烟盒,烟盒早空了。

“欧洲战场,德国占领大半欧洲。即便中美宣战,美国仍然坚持德国第一。德国更容易击败,同时又更具威胁。不久,德苏之间必将爆发战争,德国胜利毫无疑问,但只要苏俄坚持两三年,实力恢复的美英两国,将在欧洲发动登陆反攻。欧洲战场比太平洋更重要,英美两国需要面对百万德国精锐,胜负难料。”

司马滔滔不绝,中国在全力避免两线作战,而美国却避无可避。

“太平洋,海军决定结果,日本取得的战果再辉煌,只要美国重新夺回制海权,胜利就指日可待。”司马看出众人的疑惑。

“美国是中国的敌人,难道中国会坐视美国夺取太平洋优势?是,也不是,中国必须影响太平洋战局走向,使其符合中国利益。这看似很难,实际并不困难。”控制战局很困难,但影响战局走向,中国有这个能力。

“根据中国与俄罗斯帝国的盟约,如德苏之间狗咬狗的战争爆发,俄罗斯帝国介入后,国防军需要配合俄罗斯帝国收复欧俄国土,苏俄灭亡毫无疑问。未来俄罗斯帝国将与德意志帝国接壤,亦等中国同德意志帝国接壤。欧洲战场美英与德国生死角逐时,中国倾向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或者说中国将直接影响欧洲战局。几十年来,中国习惯从别人的战争中,火中取栗,获得巨大利益。中国从上次欧战中崛起证明,中国的富强不是建立在对外掠夺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别国战争之基础上。既然不能解决对手,就尽量削弱它,但削弱却不能以牺牲自身发展为前提,而是让它在与我无关的战争中耗尽血液、财富。”

另一个时空中,二战结束后,即便面对遭受重创的苏联,拥有核优势、工业优势、兵力优势的美国也未敢挑动战争。而现在中国面对的局势远比当时美国面对的时局更危险,中国不同于美国,中国没有天险保护,稍有不慎都有可能令几十年积蓄的国力毁于一旦。

“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其实非常简单,一方面以战争为契机,建立国家战略安全体系,建立纵深不少3000至5000公里的国家安全战略圈。在这个区域,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威胁到中国安全,战略圈将成为中国的后院。另一方面,以国家安全战略为基础,调整战争倾向。愈是残酷的战争,愈有可能让我们获得火中取栗的机会,谋求利益最大化。当我们的对手在战场上流血、任由战争抽取财富与血液时,我们不需要把青年派去前线,而是要武装他们、训练他们,让他们在中低强度的战斗中成长,继续保持和尽可能增加我们的力量。当我们的对手筋疲力尽之时,就意味着中国卷入战争的时机来临,和平也将重新降临。”

战争可以使一个国家变得强大,同样也会令一个国家衰落。在大国竞赛中,任何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导致结果的截然不同。

“我所指的和平,是我们需要的和平。上次战争,世界各国疲惫不堪,战争结束后,受限于力量,我们所获有限。但此次战争后,我们必须加倍得到。”

“上次战争错过了胜利者的分赃,这次,分赃?祈求赐予?不,我们要主导分赃。”占领世界,中国没那个能力,古今中外,世界各国,何曾有过这个能力?但中国可以……美国,只不过美洲国家而已。

第189章 为什么 目录 第191章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