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朱门风流

第七百七十五章 杞人忧天

第七百七十四章 所谓唇亡齿寒 目录 第七百七十六章 故人相见,黄昏惊魂

第七百七十五章 杞人忧天

交址多江河,水系四通八达,昔日张辅率兵南征,在各条大江上大仗小仗打了不计其数,富良江甚至一度出现江水为赤的骇人景象,柳升也将过水军。于是,之前在交州府整军待进的时候,柳升一面让陈洽负责收拢邻近州县的舟船,一面让舟桥营造新船兵征发民船为战船,仅仅用了一个半月,就拿出了大小舟船三百余。此番陈华船至,无疑预示将正式进兵。

尽管火药库险些遭了贼人纵火,但由于看管得宜并未有失,张越又招来了当地县令安抚百姓,并没有借此大肆追查,于是很快就安抚了下来。石市县令并不是土官,而是祖籍广西的一位举人,永乐年间自请来这里任职,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年。当初的锐意消磨殆尽,因此安抚了百姓之后他就时时陪侍在张越身边,为的就是倒一倒苦水,哪怕不当官都成。

由于洪武朝的严刑峻法,大明的士大夫不敢拒仕,出仕之后也很难挂冠而去,否则便是大罪,因此这位石市县令即便思乡几近疯狂,但也终究不敢撇下这一县公务悄悄归家,因而诉苦情的时候自是情真意切,到最后更是涕泪交加。

“大人,卑职在交址一任八年,家中双亲和妻儿子女全都是一直没见过,实在不想一朝丁忧才能得见家人。不止是卑职一个,当初交址选官的时候,除了那些谪官,其余都是从云南和广西选的举人,那会儿不少人都是满腔志向,可终究架不住这儿……这些年来,各州县林林总总传来的死讯不下于二十,有被叛逆杀了的,也有病死的,若一直这么苦熬,哪里还有心思牧民?”

“入交这些天来,你们的这些苦情我也都看到了,此前我已经有奏疏送入京城,便是专为交址派官一事。毕竟,九年一考对于交址官员实在是太严苛了。你如今专心安抚民众,有空了把邻近州县官员等等的情形一起报给我,我到时候作为夹片一起上呈。”

石市县令此番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暗想要是张越再撒手不管,他索性到柳升等人所在的大帅行辕去申诉,了不起一头碰死,也好过在这瘴疠横行叛逆群起的地方受罪。因此,眼下张越说了这话,他反而是呆若木鸡,竟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大……大人此言当真?”

“自然当真!”瞧着这位年过四十,一半的头发就已经白了的知县,张越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因又安慰道,“你们替朝廷牧守边地,总不能一直让你们受苦。只有一点,从前你们如何我不管,但如今这要紧关头却一定要用心,不要让叛逆有了可趁之机!”

“谨遵大人之命!”

见石市县令躬身长揖之后,使劲擦了擦脸,皱纹密布的面上露出了此前从未有过的笑容,张越心中也是感慨。他自个也去过兴和那种苦地方,还在那里打过硬仗,但若是让他十年八载呆在那里,他也决计吃不消。而既然没多大盼头,俸禄又仅够糊口,只能苦熬日子,还怎么指望这些官员尽忠职守兢兢业业地牧民安民抚民?

安抚了知县,张越重又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出门,因老旧不堪的县衙和行辕不过是一街之隔,他也不想在雨中骑马,就让众家将牵着马走路过去。说是总兵行辕,其实不过是县城内一座还算像样的屋子,那位身为当地豪强的主人一听说是大军征用,立刻拱手让了出来,换来的就是一纸布政司任命巡检的公文。此时此刻,两排犹如标杆似的军士整整齐齐地扎在雨地里,看那面无表情的模样,仿佛天上下刀子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入了中门,便有亲兵手持雨伞迎了上来,张越也就跟着他径直往里头走。一路到了柳升起居见人的地方,那亲兵才低声说道:“好教大人得知,刚刚外头又送来了好消息,往交南的路现在打通了,而且叛逆所在也已经打探了清楚。除了盘踞南方几个州县之外,他们之前趁着道路不通,一举拿下了清化府!如今舟师已经齐备,大帅决定分水陆两军立刻进击!”

正在解蓑衣的张越闻言一愣,随即点了点头。交址已经不是头一次出现叛乱了,之前每次都是星星之火化成燎原大火,为的就是本地官员不称职,再加上镇守太监滥用权力激起民变,但这一次终究没有那么严重。要不是荣昌伯陈智一下子把本地驻军全都葬送了进去,南部诸州县绝不会一度消息断绝。然而,能够拿下坚城清化府,这却是意料之外的状况。

把斗笠蓑衣交给了彭十三,他就进了屋子。穿过空空荡荡的前堂,他就进了左边的那间房间。如今已经是十一月中,病弱怕冷的李庆已经穿起了夹衣,其他的军官则是多半单衣,而柳升刚刚不知道说了什么,此时竟是满头大汗。

见到张越进来行礼,他只是略一点头,扫了众人一眼就开口说道:“时值冬月,瘴疠未兴,正是往南进兵的最好时辰,之前随军的钦天监吏员已经说了,这场雨虽说下了两天,但绝不会长久,明日一早必定就停了。届时就按照众将所请分水陆行事,我和黎都督由陆路进发,元节同陈指挥使监水师,先把清化府拿下来!有了这个地方,再扫平南部叛逆就容易多了!有老黄福坐镇交州府负责转运馈饷,我们只要打好仗就成了!另外,还有一件事给各位说一声添些底气,保定伯老梁再过些时日就会带兵过来,之后他会坐镇交州府!”

张越未曾料到自己才一来,竟然这水陆方略就已经定了,不禁大吃一惊。他正想开口再问个仔细,柳升就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吩咐道:“既然你们都已经立下了军令状,之后若是失期失律,到时候一概以军法处置!”

话已至此,众人齐声应诺,张越瞧见一应将校纷纷出门,史安和陈镛又扶着李庆也出了去,他有心去问柳升,但看见对方已经是转头端详起了墙上的一幅地图,思忖片刻就扭头先退了出去,外间史安正在招呼人上前打伞,他连忙来到了李庆跟前。

“李尚书,这水陆并进的人员安排是怎么回事?”

在交州府调养了将近一个月,军务诸事都是张越在办,李庆虽然尚未大好,但比之前已经缓转了许多,此刻他顺势甩开了陈镛,盯着张越看了一会,随即叹道:“安远侯觉得之前的速度太慢了,像我这样的病人,随大军进发难免拖累,所以已经决定留我在这儿,说这也是体谅我随军参赞的辛苦。至于你……安远侯之前和我提过,陆路又有战象又有伏兵,万一你有什么闪失,他没法向英国公交待,也没法向皇上交待,所以干脆把你撵上了船。”

“竟然是为了这个……”

张越简直是哭笑不得。先前微服跑到广东,撂下话说要是我去交址,你也得跟着去的是柳升;如今突然说你有闪失,我没法向京中交待的也是柳升;这位安远侯老用兵的人了,怎得偏是反复无常?瞧见史安拿着伞回来,亲自护持着李庆踩着积水的泥地往歇息的院子走去,他不禁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岂料正在开伞的陈镛突然止住动作走了过来。

“大人若是不嫌弃,和我打一把伞如何?”

原想说自己有蓑衣斗笠,用不着那么麻烦,但无意瞥见陈镛朝自己挤眉弄眼,仿佛是有些暗示,他就对彭十三点了点头,两人共用一把伞出了门。果然,出了这个院子四周没了虎视眈眈的亲兵护卫,陈镛就低声说:“张大人,安远侯说一不二惯了,不喜有人在旁边提醒劝谏。先头几次三番那是你,换成别人,恐怕早就被搁在一边了。之前议事,因为原定将舟师的陆都督晚到了,安远侯大发脾气,竟是把他撂在一旁,将舟师交给了陈指挥使一人。李尚书只提了一句说水路只用陈指挥使一个降将不妥,结果就被安远侯驳了杞人忧天。”

由于之前是临时得命赶到军中,张越对于军中上下兵将自然是只了解最顶头的几个,其余的最初不过是知道个名字而已,也都是通过这几个月的相处而逐渐熟悉。但是,此次奉命将水师的陈华由于只是个指挥使,并不显眼,他倒是真不知道此人乃是降将,只听人说过是水师宿将,因此听到舟师用降将,他立刻停下了步子,也顾不得半边身子在雨中。

“陈指挥使是降将?”

“他姓陈,张大人可是想到了什么?”陈镛淡然一笑,把伞往张越那儿倾斜了一些,又低声说,“虽说我也姓陈,但他这陈既然是本地人,和得过太宗皇帝庇佑的陈天平少不得有些血缘,他的父亲陈封曾经效力于英国公麾下,也是领水师,如今他父亲老了,这世袭指挥使就给了他。虽然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之前叛乱的全都是豪强土官,谁敢担保他全无异心?我和史郎中随着大人督舟师,咱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全都仰仗大人了。”

尽管官越当越大,但张越对自己的斤两一向掂量得很清楚,哪怕是李庆向他举荐过史安陈镛,之前他们俩也都是依令行事毫无懈怠,但这并不是说两人对他犹如像对李庆那样的信任。此时这仰仗二字亦然,要说仰仗,不过是仰仗他那十几个千里挑一的家将罢了!

“今后便是货真价实的同舟共济了,仰仗二字再也休提。”

似笑非笑地回了陈镛一句,见他愣了一愣,张越就含笑点了点头,踏上台阶进了自己的屋子。因见彭十三跟了进来,在屋子里大大咧咧地脱下了满是雨水的蓑衣,又大声吩咐其他人赶紧去休息,他就伸了个懒腰在居中的藤椅上坐了下来,随即扭头问道:“老彭,刚刚陈镛的话你应该都听到了?”

“这些文人心底就是弯弯绕绕太多,要都是像他们那样,当初英国公在安南就不用打仗了,成天提防有人在背后捅刀子就完了!”彭十三没好气地拿起一条毛巾的递给张越,又抄起另外一条胡乱抹了抹脸,这才说道,“行军打仗,总不能因为人是降将就弃置不用。陈华为人如何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他老子陈封确实是条汉子!那时候英国公不放心水路,所以每逢有水战,往往都是我在船上看着,从陈封以下,不少人我都熟!”

“你说得固然不错,不能因为如今的叛军拥陈天宝为首,他这个本地将领又姓陈,因而便横加疑忌。但是,既然陈镛对我提了,总不能置之不理,万一有事就是大变故。”

“不然我去见一见陈华?”

“不,以防万一,不要打草惊蛇。”张越此时终于想明白了几分里头的关节,摆了摆手说,“你只去打听打听,陈华所率的部众当中,有多少是本地交人,有多少是我朝汉兵,麾下军官都有哪些人,务求隐秘些,再看看有多少你认识的……然后,你去见一见他们。”

彭十三仔仔细细听完了,也不啰嗦,一点头就拿起蓑衣斗笠准备出了门。他一只脚刚跨出门槛,后头张越又叮嘱了一句让他小心,他也不回头,只是挥了挥手就冲入了雨幕中。

屋子里的张越望着他消失的背影,随即转身到一旁的藤箱里翻出了一本书,在藤椅上看着打发时间,但没过多久,他的思绪就从这书本上飞开了去。

希望只是李庆杞人忧天就好!

须知此次用兵交址,兵员多选云南广西两地,多半是不识水性的军户。而交址多水,水师之中有一多半是精熟水性的交人,军官之中也是本地交人占据了大半,只有少数是多年之前就留在交址的汉人。自从设立交址布政司以后,不少原本只是远征军的将士都被留在了这里充当屯田军户和戍军,久而久之,哪怕是思乡情绪再深的,往往也娶了本地女子为妻,准备在此扎根一辈子。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却把交人汉人都卷了进去,不能再以从前的道理衡量。

第七百七十四章 所谓唇亡齿寒 目录 第七百七十六章 故人相见,黄昏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