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七十二章 秦国的抉择

第七十一章 伐秦还是伐齐 目录 第七十三章 秦国的诚意

第七十二章 秦国的抉择

秦国,栎阳。

副将嬴德将麃公死讯告知秦王的时候,秦王除了痛心就是愤怒。魏冉战死在咸阳,那是他的荣耀。倒是麃公,怎么会如此激愤,就因为救援不及就自杀在咸阳城下呢?如果人人都是如此,还有谁去杀敌、对付韩国?难道麃公就不知道国家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将功赎罪、戴罪立功要远远比以死谢罪好得多!

但人死不能复生,秦王除了下旨全城戴孝,为魏冉、麃公致哀,给两人追封一些名誉外,能做的已经不多!何况,如今秦王最关心的是如何保住栎阳,如何夺回关中,能够多出两万大军护卫栎阳,秦王还是很欣慰的。韩军没有立即尾随而来,给了秦国足够的时间来加固城防。和当初在咸阳的心情不同,秦王眼下甚至希望韩军主力来攻打栎阳,自己也好好好挫一下韩军的士气,甚至全歼韩军于栎阳城下。

但韩军终究是没有来,秦国派出的斥候将栎阳以西的消息陆陆续续地传来。不过十日的功夫,泾水以西的关中之地已经全部纳入韩国的统治。而且,安平关已然失守,汉中的韩军主力也进入了关中。如今,韩军在关中至少有十二万人!这几乎是秦国举国之兵的数量!

最先抵达栎阳的援军是王翦的一万大军,随后是白起的三万大军,最后是赢德的两万大军,足足六万大军!虽然尚有五万大军在河东,两万大军在潼关,两万大军在上郡,无法调动。但秦国的底气还是多出了许多!

武安君白起甚至率领三万大军进驻在泾阳,监视韩军的动向。在高陵,亦有一万大军戒备,防止韩军渡过渭水。如今河水已经解冻,韩军若要渡河势必要征召船只,但秦国如今颇有些杯弓蛇影的迹象,小心地无以复加。

关于打不打咸阳的问题,秦国君臣的分歧很大。有的大臣认为,咸阳乃是大秦的魂魄所在,如今秦国有六万大军,虽然较之韩军数量可能只有一半,但也别忘了,指挥这支大军的可是武安君白起。白起最擅长的就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秦军这一次是本土作战,为的是身后的父老乡亲,哪里会不效死?!何况,这六万大军有不少是咸阳以西的老秦人,他们心念故土,自然会全力争取胜利!

另外一方则是倾向于将河东的大军再征召一部分,或者干脆放弃上郡,调两万上郡兵马渡过洛水。毕竟,韩国来势汹汹,说不定还有后续的兵马,秦国实在是不能再继续冒险了!

少了魏冉这个秦国丞相,无论是争取相位也好,无论是纯粹为秦国着想也好,两拨大臣争执不休,到最后,秦王不胜其烦,干脆征召白起,向其问计。

在秦国,论威望,白起仅次于魏冉。如今魏冉已死,白起成为名副其实地国之柱石。他侍奉秦昭王时经历的风风雨雨可谓秦国的宝贵财富!

白起的回答倒也简单,那就是等,等韩军出错,等韩军表态。韩军若是孤军深入,想要渡过渭水或者泾水攻打栎阳,那秦国就可以将计就计,全歼这一路韩军,然后再渡河与韩军会战。韩军若是谨守不出,甚至在泾水、渭水对岸设下埋伏,那秦军兵力有限,最好是不要冒险!

韩国毕竟地大物博,人力、财力远胜秦国!秦国如今仅仅是三个郡大小的面积,精锐的士卒死一个少一个,不像韩国可以随时补充!而且,韩国可以如此从容集结起三十万大军四路伐韩,想来的山东那边出现了变故,而这种变故,绝对是秦国不希望看到的。

白起之所以不肯冒险,也是在等河东的战局出现变数,杨端和若是胜了,那秦国只需死守关隘,然后腾出两三万大军,供自己慢慢和韩国周旋。杨端和若是不败不胜,或者干脆败了,也许,保住半个河东,给秦国留下一分元气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咸阳以西的关中之地,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日,白起正在带人巡视泾水,突然接到秦王的旨意,秦王要求白起即刻返回栎阳,商量国事。白起立即意识到,一定是有山东(崤山以东)的消息。

次日,抵达栎阳的白起迅速得知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那就是燕国发兵二十万攻打齐国,齐国唯恐韩国夹击自己,派出后胜为使,前往韩国求和,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另外,赵国彻底放弃了图谋上党的念头,如今,赵国的主力全都在邯郸,一副防备韩国的架势。至于南方的楚国,尚没有最新的消息。只不过,有不确切的消息称,楚国大举从淮泗之地退兵,原因不明。

秦王一副忧心忡忡地说道:“赵国已然决定和我们秦国划清界限,以求自保。齐国自身难保,难免会向燕国割地求和。至于楚国,已经不足为虑。寡人的秦国已经成为韩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此危局,为之奈何?”

秦王明显慌乱了!赵国若是肯襄助秦国,秦国未尝没有翻盘的机会!如今不止赵国无法指望,就连齐、楚两国也变得不靠谱,秦国唯一可以指望的只剩下自己了!开战之前,秦国已经不是韩国的对手!如今,韩国腾出手来,岂会放过秦国?!

“王上!赵、齐虽然已经战败,楚国情况不明,但以臣之见,韩国的损失必然也大!韩国若要灭秦,伤亡恐有二三十万之巨,战后,韩国的国力不过比燕、赵略强,国大而兵少,此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以韩国君臣的英明,当不会与我秦国死磕。这也是韩国一直没有读过泾水的缘由!”白起安慰道。

秦王脸上涌过一抹喜色,略带急切地说道:“武安君的意思是韩国打算和我们秦国划江而治?”

在得知赵国对秦国的遭遇无动于衷,齐、楚两国又指望不上后,秦王对光复整个关中已经没有太大的期望!如今只希望可以保全社稷!

白起虽然心中不确定,但还是一副信誓旦旦地保证道:“此乃对韩国最好的结局,韩国没理由不接受!毕竟,相比较我们秦国而言,伐齐的阻力无疑很少!”

秦王心中长舒了一口气,表面上却是回归了正常。

“以爱卿之见,赵国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秦王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白起皱了皱眉,回道:“依臣之见,赵国之所以袖手旁观,多半还是受到了韩国的威胁!王上莫要忘了,长安君可还在韩国手中!当初,四国伐韩,韩国唯恐彻底得罪赵国,方才没有对长安君下毒手!如今赵国败退,韩国以长安君威胁赵国,依照赵太后宠溺幼子的性格,想要争取赵国,殊为不易啊!不过,王上还是当派出使者,借助信陵君尝试一二!”

秦王默默地点了点头,如今,魏王被贬为庶人,魏国彻底成为历史,信陵君在赵国的地位也随着赵军败退变得极其尴尬。不过,信陵君和平原君终究是姻亲,或许许之以厚利,可尝试。

“吕爱卿可愿意为寡人走上一遭?”秦王望向吕不韦。

齐、赵联军在东郡惨败,肯定是被人泄露了消息。也许是出在秦国身上,也许是出在赵国身上,但毫无疑问,吕不韦也是值得怀疑的对象!秦王曾经一度怀疑吕不韦是不是韩国的奸细,但很快又否认了。只是,心中的芥蒂绝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所以,秦王才想起再次考验吕不韦。

“臣愿往!”吕不韦毫不犹豫地回道。

秦王不可察觉地点了点头,吕不韦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

“既然如此,爱卿还是速速动身的好!寡人命少府给你五百金作为资费!”秦王说道。

“喏!”吕不韦的应对丝毫没有过错。

楚国,郢都。

望着城外迎风飞舞的“韩”字大旗,郢都的守军竟然生出一种难以匹敌的错觉。明明楚军的数量占据优势,为何一旦出城野战,受伤的总是楚军呢?!虽然楚军不怕伤亡,但这样的战争实在憋屈!何况,对如今的楚国而言,每损失一个人都意味着楚国复兴的路子又要更长一点。

五日前,不信邪的楚军再次出战,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伤亡六千多人,韩军的伤亡堪堪四千罢了!也就是这一战后,楚王下令,没有他的许可,擅自出战者,无论胜负,系数斩之!

看着韩军在自己的土地上耀武扬威,楚军上下都觉得是一种屈辱。每个人都牟着劲想要在韩军攻城的时候给韩军一点厉害看看。但令楚军失望的是,韩军似乎没有攻城的打算。他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让楚军老老实实呆在郢都,不出门。

九江郡的战事已经结束了,五万入侵的东越国大军最终有三万五千人从容不迫地离开九江,返回会稽。他们来时只带着武器,走的时候却是牵着牛、马,带着大量的财帛。两万楚军几乎是像护卫他们一样,将他们礼送出境。

郢都,十万楚军VS七万韩军,还被韩军堵在城中不敢出来,楚王心中除了郁闷就是愤怒。手底下的勋贵大概是享受了太久的太平或者盘剥百姓太过厉害,否则,无从解释曾经能征善战的楚军怎么会被数量不及自己的韩军压着打。

战争进行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不单纯是利益的事情,也是面子的事情。韩军如今攻占了夷陵,虽然没有像白起那样放一把火,但却总让楚国君臣心里不舒服。从扞关到夷陵,皆是韩地。有感于十万韩军顺流而下,包括潜在的南阳方向,韩军也能顺流而下,楚国君臣商议之后,终于确定,郢都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都城了!否则,韩国隔三差五就能派遣一支大军包围郢都,楚国不是每一次都能坚持到援军抵达的。将都城迁到韩国威胁不到的地方,又或者,可以和韩国互相威胁的地方,成为楚国君臣选都的标准。

当年,白起攻占郢都、火烧夷陵后,楚国就曾将都城迁到陈县,改名为陈郢,不过,那个时候魏国尚在,魏、楚两国的关系也算融洽,都是被秦国欺负的很惨的难兄难弟!可如今看来,陈县距离颍川、汝南实在太近了,近到只有数十里,如果迁都到陈县,还不如呆在郢都。所以,迁都陈县很快就被否决了。

本来,淮泗之地的寿春也好,巨阳也罢,不仅富庶,而且人口密集,都称得上是建都的好地方。可惜,在和韩国易地,楚国丢失汝南后,这些地方也显得太不安全。

楚国君臣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一旦韩国退兵,就把都城迁到江东,也就是吴越两国的故地。原因也很简单,第一,江东被吴越两国先后开发,称得上比较富庶。第二,江东以北有江水(长江)、淮水作为屏障,无论是韩国也好,齐国也好,打过来的话都需要大费周章,楚国有充分的反应时间。第三,越国如今死灰复燃,虽然如今只是盘踞在会稽山一带,但有韩国给他们撑腰,越国的这些余孽很有可能会想要重新光复越国,江东极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楚国若是将大部分兵力布置在江东,可以有效遏制越国的复辟!

但这些都是想法而已,想要去落实,楚国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韩国退兵。按照往常的经验,想要韩军退兵,要么击败他们,要么贿赂他们。击败怕是不大可能,就凭借这内忧外患下的士气,楚军的希望不大。剩下的只有贿赂了。考虑到楚国之前对韩国的欺骗,这一次不诚心诚意献出数百里之地,韩国是不会满足了!而且,派遣谁去求和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事情!左徒黄歇肯定是不行了,他在韩国那边已经留下不好的印象,派令尹(丞相)嘛,会不会太纡尊降贵?!楚国好歹是当世仅次于韩国的第二大国好不好?!

不过,在得知齐国派出后胜为使前往洛阳后,楚国就坐不住了。因为关于东郡之战,关于燕国出兵二十万讨伐齐国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令楚国君臣目瞪口呆!更令楚国君臣讶然的是秦都咸阳,那个看起来固若金汤的关中,居然禁不住三十万韩军的轻轻一击!虽然只是临淄传来的风言风语,但出国君臣相信,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也许,咸阳真的被韩军攻克了呢?!也许,关中成为韩国的土地呢?!到了这个时候,各国只能顾着自己了!如何求得韩国的原谅,如何修补和韩国的关系,或者说抱上韩国的大腿,成为楚国君臣仔细思索的问题。

令尹芈梁立即表忠心道:“王上体恤士卒性命,不愿与韩军死战!然,如今城中余粮已然不多!何况,春耕在即!一年之计在于春,若是韩军久不撤围,百姓一年怕是颗粒无收!为楚国计,为咸阳百姓计,臣恳请王上派臣前往韩营商讨议和之事!”

明明是士气低迷,出门与韩军一战只会败多胜小,但在芈梁的口中,楚王变成了一位体恤百姓的好君王。很明显,芈梁是在给楚王台阶下。毕竟,楚王是一国之君,让他主动向敌国求和有损面子!但从臣子说出来则不同了!

楚王长叹一口气,又望了一眼群臣,惋惜道:“令尹乃国之栋梁,万望平安返回!议和之事,寡人就系数放权于爱卿吧!”

很显然,楚王在这个时候也卖起了糊涂。如果楚王不是利欲熏心,被信陵君蛊惑,韩国说不定多多依仗楚国!哪里像现在,楚国和韩国更像是水火不能相容!

芈梁长揖,道:“臣一定幸不辱命!”

楚王点了点头,以示鼓励。趁着群臣皆在,楚国君臣商议了一番韩军可能提出的条件。只要不是十分过分,芈梁作为楚王的代表,可以当场答应下来!

第七十一章 伐秦还是伐齐 目录 第七十三章 秦国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