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崇祯十七年
第482章 崇祯十七年
了解。
先从欧罗巴距离自己最近的邻居俄罗斯开始了解吧。
来自战斗民族的俘虏?
看着跪在地上俄罗斯的俘虏,朱国强的目中闪过一丝笑容。
十几分钟就麻利的向一群少年兵投降了,你们也配叫“战斗民族”。
战斗民族,扯什么淡呢。
俄罗斯人的秉性是什么?
是欺软怕硬,是当怂则怂,说他们顽强,不过就是鞭子下抽的顽强,没有鞭子的时候,一年多投降四五百万人,可真够战斗的。与其说战斗民族顽强,倒不如说是慈父的笑容让他们不得不战斗。
要说战斗民族,还得是咱中国人,那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想当年,一把炒面,一把雪。就把十几国联军打的服了软。这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
真不知道那些人到底有多么数典忘宗,在那里连自己祖宗都不要了,吹捧子那些白人。
得,扯远了。
“捷尔任斯基。”
这名字有些耳熟,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说过。打量着跪在地上,颇为温顺的老毛子,朱国强问道。
“你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钟云宽也只是勉强会说俄语而已,谈不上熟练,但是基本的沟通倒也没有问题。
“雅库茨克。”
跪在地上的捷尔任斯基这厮倒是乖巧的很,由不得他不老实啊,从渺无人烟北方,一路南下上千里,在渡过黑龙江后,沿途经过的一个个棱堡要塞时,所目睹的一切彻底颠覆了他的认识。
大明强大的超出他的想象!
一个个的棱堡接连不断。而且还有不需要火绳的火枪、可以发射榴弹的火炮,以及这座有十几万人口的城市,当他惊愕于这座城市的庞大时,那些明国人还告诉他,在关内,还有十几座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
我的上帝啊!
大明到底有多么强大啊!
其实,作为探险家捷尔任斯基,当然知道“大明”,甚至他们一路往东方,也是为了开辟与大明的贸易,只不过,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第一次交道会是这么发生的。
当然他们更想不到大明居然这么强大!
出于对自身弱小的认识,捷尔任斯基自然非常的礼貌,鼻孔朝天摆足架子那是不可能的,当怂则怂不丢人,跪在地上的他,急忙回答道:
“尊贵的将军阁下,我们来自雅库茨克。”
像蒙古人一样磕头跪拜,捷尔任斯基笑着道:
“将军阁下,我想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些误会。”
“误会?”
朱国强冷笑道。
“说说看,是什么误会?”
“将军大人,我们是奉总督的命令,向南寻找适合耕种的土地,可却没有想到误入了大明境内。”
捷尔任斯基赔着笑脸说道。
“将军大人,在北方无人之地,发生这种误会是再所难免的,还望大人海涵。”
“误会,确实也有这种可能?”
朱国强笑道:
“雅库茨克总督派你们来寻找适合耕种的土地,这么说,那里不适合种植粮食了?”
尽管在另一边查找了一些雅库茨克的资料,但朱国强仍然希望通过这些俘虏了解俄罗斯人在雅库茨克以及整个西伯利亚的兵力部署情况。
通过钟云宽的翻译,当了解到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别克托夫在探险西伯利亚的过程中建立雅库茨克、赤塔、涅尔琴斯克等一系列的城市,完全成了对西伯利亚的征服后,朱国强随即陷入沉默。
在历史上,俄罗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对西伯利亚征服,后世人曾经站在上帝视角上去看待这个问题:1644年明亡,清军入关占领中国。假设清朝派出探险队伍北上,那么,西伯利亚今天就是中国的。哥萨克探险得到的这些土地面积,已经超过了今天的中国的全部面积。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但是,现在,历史还可以改变!
从捷尔任斯基的口中了解到目前雅库茨克以及其它的城市不过只有少则几百,多则千余名哥萨克后,朱国强想了想便说道。
“捷尔任斯基,既然是误会,解释清楚了,释放你们也不是不可能,你愿意为我给你们的总督带信过去吗?”
“什么?”
惊讶的睁大眼睛,捷尔任斯基说道。
“将军大人要释放我们?”
出人意料是无论是捷尔任斯基还是其它人的脸上都没有喜色,他们的神色甚至变得有些紧张。
“怎么,你们不乐意被释放吗?”
“尊贵的将军大人,不,不是不愿意被释放,只是,因为我们投降了,如果被释放回去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总督大人处死。”
得,瞧着神情惶恐不安的捷尔任斯基等人,朱国强倒也没怀疑,毕竟,在另一个世界,雅克萨之战后,也有百十个俄罗斯因为害怕被追究责任,留在了满清那边,成了八旗的一员,准他们娶旗人女子为妻。
你瞧,对于满清来说,所有的蛮夷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盟友,但是唯独汉人不可以。
为什么呢?
因为汉人是他们的奴隶。奴隶可以和主子平起平坐吗?那是不可能的。
“这么说,你们不愿意回到雅库茨克,”
那地方那么冷,回去还有可能没有性命,谁愿意回去啊。
“既然如此,你们可愿意为我大明效力?”
从翻译口中得知将军的询问后,捷尔任斯基等人顿顿时大喜:
“我们愿意,我们愿意……”
也懒得屏退捷尔任斯基,朱国强直接对钟云宽吩咐道。
“你从学校里挑选几个聪明伶俐的,和他们一起学习罗斯语言和文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他们几十年里就征服这么大一片辽阔远胜大明的土地,其野心勃勃不能不加以警惕,先学习,了解他们,明白吗!”
“是,臣明白!”
在钟云宽等人退下之后,朱国强将目前的情况与府中的幕僚说了一遍。
“世子爷,是准备北征吗?”
阎尔梅急忙劝谏说:
“世子爷,目前关内的局势变幻莫测,平虏军上下一直在为入关剿匪作准备,恐怕目前没有余力北上,即便是要派兵北上,恐怕也要等到关内的事情解决之后才行。”
“是啊,世子爷,现在关内最要紧。”
陈长庚看着世子爷提醒道。
“毕竟,世子爷早就定下计划了。”
去年岁末陈长庚辞去了王府中长史一职,来到了大连,一进将军府就的成为将军府长史,堪称是将军府幕僚之首,作为朱国强的心腹亲信,他的话自然更具备说服力。
面对他的劝说,朱国强仍然有些不甘,扼腕叹息道:
“恐怕要错失良机了!”
见状,陈长庚连忙安慰道。
“世子爷,刚才那个罗斯人不是说了吗?现在西伯利亚已经开始进入冬天了,从现在直到明年四月,都是寒冬腊月,在此期间,北方的罗刹人不可能得到任何支援,况且,从罗刹到雅库茨克,行军的话至少需要小半年时间,等到明年,要是关内的事情解决个差不多了,再趁着夏天时,直接派遣一支偏师,远征西伯利亚,从天气上来说,眼下并不适合派兵北上了。”
“确实,”朱国强点了点头,然后自信地说道。
“但是对于咱们大明来说,其实这些也是无所谓的!”
尽管非常自信,但是自信并不等于自大。所以随后朱国强又谨慎地说道。
“当然谨慎一些也没有坏处,毕竟,用兵之道不能光行险,也要求稳,只要稳住了,就不愁击不败强敌。”
对于世子爷的话。他当然也表示赞同。在他表示赞同时,只听到世子爷颇有些感叹地说道。
“快到年底了,来年就是崇祯十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