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汴梁城的大侠总部
第五十七章 汴梁城的大侠总部
赵兴推开府门,府门边,那些倭女成两行跪坐在草垫上——现在称这种草垫为“榻榻米”,她们本来在低声谈论着什么,看到赵兴进门,一起整了整衣服,队伍中不知谁吆喝一声,倭女们齐齐俯身,额头贴在草垫上喊:“您回来了,您辛苦了。”
这一礼节传承自唐代的“迎夫礼”,日本人一直把这种汉唐礼节传承自现代。
赵兴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作为回答,倭女听到赵兴的“哼”声,立刻爬起来跑到赵兴身边,拿披风的拿披风、撑雨伞的撑雨伞、掸衣服的掸衣服,还有倭女跪在赵兴脚边,准备给他更换被雪水浸湿的靴子。
赵兴让她们把斗篷拿走,手里的考篮也递到她们手中,几名倭女撑着雨伞,迈着小碎步把赵兴护送进卧室。趴下赵兴身上的外衣,一名倭女脱下赵兴的鞋子,将他冰冷的脚揣入怀中暖和着……你别说,倭女虽在雪地里等了许久,那怀里还真暖和。
两外一些倭女则七手八脚,扒下赵兴的马甲——这马甲不是用来穿上骂人的,是水袋。赵兴看多了明清人写得宋代科举故事,以为宋科举也像明清时代那么规矩繁多,恰好程阿珠是山女,伊伊是番女,这俩人也都不懂科举的事情,便由着赵兴自以为是地做备考准备。
赵兴是按照野外旅行准备的装备:马甲是用鹿皮做得,缝制成两个水袋。左面水袋装的是茶,右边是甘蔗酒。除了水袋外,考篮里还装了个尿壶、粪兜……食物也准备的很齐全,考试结束的出乎意料早,现在里面还剩下肉脯、奶酪、盐瓶,几块干饼、肉松、鱼片……甚至还有糖。
趴下这套装备,脚已在倭女怀中放暖了,换上一身新衣,赵兴起身去客厅。客厅内,苏轼的当家儿子、次子苏迨坐在首席,秦观坐在旁边作陪,陈慥领着孩子陈不群坐在下首。另一边相对而坐的是程阿珠与陈伊伊。陈伊伊神情悠闲,手里把玩着十枚同伴,程阿珠有不知所措。廊下站着的程氏四兄弟则围着程夏打听考试情况。
赵兴先向苏迨致了问候,又跟陈慥互致见礼。众人没来得及询问他科举的情况,苏迨抢先解释说:“兴哥,陈公子自从去了陈宜娘那里,便再没有音信。今天中午嫂子派人来找我,因兴哥尚在科举,家父在贡院,所以家母让我来了。
贵府帮闲李应今日一早去询问陈公子的踪迹,勾栏老鸨说他昨日正午已领着陈宜娘离开了勾栏,但现在陈公子还没回家,我想,在汴梁城陈公子该没有别的去处……兄弟们都在想办法呢。”
陈伊伊哼哼地连连点头,程阿珠很不满:“你怎如此没心没肺,自家哥哥丢了,全不担忧,要不是我派人找来叔叔……”
伊伊仰起脸,把手的铜板玩的叮当响,信心十足地回答:“我男人是大英雄,这点小事何必愁,有他呢……珠姐,笑着点,这可是天朝京师,人不过目迷五色了,这小事也要愁,那我这辈子需愁死!”
这是不是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对了,现在宦官不叫太监。
赵兴沉思片刻,转身向陈慥拱手:“陈大侠,我这家中就拜托你了——金不二,府里有多少铠甲?”
金不二爽快的回答:“昨天才运来了两套备中铠,还有一套老爷最喜欢穿的诺曼银板甲!”
苏迨与秦观一听这话,跳起身惊问:“需得如此吗?”
赵兴慢慢的点点头。
陈慥面沉如水,坚定的回答:“离人放心,府中一切有我,定不会有半点差池。”
“金不二,取铠甲来,把那些藏起来的‘条顿十字弩’带上”,赵兴转向陈伊伊:“你去遁儿那里,把两条狗给我牵过来,再去你哥哥房里拿几件没洗的旧衣服……如果找不见旧衣,就把他的枕头拿来——记住,衣物要用床单包裹起来。”
最近天气突然变冷,苏遁身体较弱,所以府里有事大家也没惊动他们母子。这时陈伊伊听到赵兴的吩咐,一点没耽误,带人跑向朝云母子所在的院落。
赵兴的其余学生听到消息,也各自带着弓箭赶来。自这群猎户山民跟随赵兴之后,从没有中断身体锻炼,现在他们集合整齐,俨然一个小型军队。
苏迨看了廊下的军队,有点坐卧不安,赵兴继续安排人手:“家宅各处加派巡逻,程夏,你和金不二留下,帮陈大侠守好这个家。程浊、程爽,你们两个只带短刀跟随,萧氏兄弟披备中铠,来人,给我披上银甲。”
全金属铠甲的披甲活儿,其他人干不了。几名胡姬跑出来,熟练地帮赵兴披挂上那身银白色诺曼甲,倭女常干披甲的活儿,但不是全金属铠甲。她们只好在一旁打下手,帮胡姬忙。
等到赵兴披甲完毕,一身银亮的铠甲让他高大的身躯显得像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几名倭女爱不释手的流连在赵兴身上,嘴里叽叽喳喳的赞叹:“真雄壮的将军,天朝武士好威风……长门殿披上这身甲,天下第一……”
赵兴没有带上头盔,两名健壮的家丁被挑出,一人背着赵兴的盾牌,一个背着诺曼甲的头盔。他们熟悉京城街道,顺便帮忙引路。
等陈伊伊牵着狗,拿着陈公川的衣服回来,赵兴带着人已完成了准备工作,陈伊伊稍稍愣了一下,默默将牵狗链递给程浊、程爽,她眼睛望着赵兴,轻声叮嘱:“小心!”
程阿珠跟在陈伊伊后面,她冲过来抱了一下赵兴,脸贴在冰冷的铠甲上依偎片刻,撒手告别:“官人,小心!快去快回!”
马梦得手里拿着一根紫红色的木杖跟着队伍,他一边走,一边提醒赵兴:“东翁还是先去开封府尹,通报一下……”
此时,暮色刚刚降临,街道边还有稀稀落落的举子,游魂般寻找着酒楼、勾栏瓦舍,以庆祝自己解脱,见到赵兴那副钢铁怪兽的打扮,他们止住了脚,好奇观望,路边尚有东京闲汉冲赵兴喝彩:“好汉子!真威武!”
巡街的一队禁军路过,他们一眼看出这群人有点杀气匆匆,连忙跳出来拦截:“殿前司巡街,何方人士,敢明火执仗行于街道,还不……”
赵兴截住了对方的话头,朗声回答:“黄州应试举子赵兴,家亲无故失踪,疑被人劫去,此行特地向开封府尹报官。”
殿前司禁军停住了脚步,为首的校尉摆手制止:“兀那举子,休得乱来,我且随你同去开封府。”
开封府内,钱勰忙救济的活已经焦头烂额,哪有闲心管赵兴的事,听完赵兴的介绍,他语重心长的叮咛:“离人啊,我知道你挺能打的,可你这样全身包到铁块里,不是吓唬人吗?
我听说你不穿这身铁衣,四个辽兵不是你的对手,被你殴成四具尸体。现在穿起这身铁衣,你想打多少人?你想在汴梁城干啥,发动战争?……看我忙的,你就不能消停会儿?
你那小舅子也是,越忙越添乱。你看我脚不沾地的忙,哪有功夫管风月的事?我估计,你家小舅子是不是拉着陈宜娘躲哪里亲热呢……年轻人啊,体力真好,都好几天了,可也要注意别纵欲伤身呐!嗯,我估计,他们亲热这么久,这会儿该完了,也许正在四处找轿子抬他们呢……”
赵兴鞠躬:“钱大人,我倒并不想给你添乱,只是想在你这备个案,还请你派出一名衙役随行——只要一名就行,我只要他随行,至于寻找家亲的事,我自己来。”
钱勰叹了口气:“好吧,给你一名……我听说你最近正在搜罗李公麟他们的字画,贤侄啊,你说我写的字也不赖,怎么就没有人来我这儿收购呢——好没面子啊!”
赵兴心领神会,他一指马梦得:“在下身边这位马正卿,对字画颇有研究,钱大人有空,不如让梦得兄去鉴赏一下字画……衙役最好健壮一点,腿脚利索点。”
钱勰心花怒放:“当然当然——张班头,你陪我家贤侄去,我在给你一张空白海捕文书……正卿兄,咱后堂说话。”
张班头三十多岁,他有点畏畏缩缩的上来,半天不开口表示动身,等那位府尹大人与马梦得亲热地携手转入后堂,赵兴转向那位张班头,用命令式口气说:“你一个人不行,去,再叫几名伙伴——这次缉捕,我悬赏一千贯,由你分配。”
张班头原本对赵兴的口气很不满,听到赵兴的悬赏,他眼睛一亮,但旋即又暗淡下去:“赵大官人,汴梁城这么大,不好找啊……”
赵兴倨傲的说:“这就不用你管了,你只管跟我走一趟。如有危险,你可以逃;如无危险,我只要你站在旁边看,完事之后,赏金一千贯照付。”
张班头陡然一下子气势十足,赶紧去班房抽调自己的亲信,等他调好人手,扑天雕李应也恰好跑来:“赵兄,赵兄,我听府里说了,幸好我赶得及,汴梁城这块我熟,我给你带路。”
赵兴沉默片刻,用下巴点了点几个仆人:“好,把头盔与盾牌给他背,李兄,你带着这两件物事跟紧我们。”
调查先从陈宜娘居住的那座小楼开始。陈宜娘说自己是自由身,确实如此。自由身为什么还要支付赎金,是因为她的名气过大,帮闲们不肯轻易放手这棵摇钱树,所以才让她花钱买自由,算是补偿勾栏损失一个金牌销售员的费用。
由于她的契约从不在勾栏,衙役们反而不好找勾栏的麻烦。
按照酒楼的述说,当时勾栏还为陈宜娘举行了从良仪式,表示陈宜娘与他们再不相干。他俩在万众注目下上了一个轿子,被轿夫抬走了。据说,当时那顶轿子停在勾栏外面,是陈公川特地叫来的,所以勾栏就没有加以查证,也没注意那些轿夫属于哪里。
李应听完介绍,建议:“赵兄,我们先去各处轿行查查看,陈公子气派大,一定不会从无名小轿行里雇轿子。”
赵兴笑了。这点人手查轿行,一年都查不完。
东京城有多少座勾栏瓦舍——三千座!各地为这三千座勾栏服务的轿行,没有一万至少也有八千。在古代这种通讯、交通条件下,想把这八千座轿行全部查清,那得有大笔的人手。
赵兴转向程浊、程爽使了个眼色,他俩立刻揭开蒙在手上的锦缎,露出抱在怀中的小狗。赵兴那头抖开包裹,将陈公川穿过的衣物与他的枕头送到两猎狗鼻边,小狗使劲的嗅着。
这两条小狗的形状,在宋人看来有点怪异,它们细胳膊细腿,毛发短短的,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它们依然很活跃。这俩狗是欧洲猎狐犬的原始物种。赵兴从海外带了五六对这样的狗回来,唯剩下一公两母还活着,随后,这些狗便成了苏遁的玩物。
猎狐犬常干这事——主人拿一包衣物给它一嗅,它就知道该干什么。程浊程爽栓好狗链后,刚把它们放在地下,小狗立刻一路狂嗅,在妓院人目瞪口呆下,窜到了大街上。
扑天雕李应不愧是搞过相扑的人,他的腿脚灵活,拖着一面半人高的鸢形盾牌,拿着一顶诺曼水桶盔,还能追上赵兴的脚步,而张班头则带着三四个兄弟落在了队伍后面,跑的气喘吁吁。
小狗在一个街角绕着圈狂嗅片刻,赵兴查看了下附近的地势,用肯定的语气对追上来的张班头说:“这里就是他们遭劫的地方——你看,左右墙角非常高,恰好挡住了周围人的视线。昨天又是科考的日子,路上行人稀少。在这里动手,不用担心被人发觉,我想即使陈公川大声喊叫,周围的高墙也挡住了他的呼救。”
张班头吸了口气,敬畏地看着那两头小狗,问:“大官人,然后呢?”
扑天雕迈步想走到赵兴跟前,萧氏兄弟突然一伸刀挡住了他,低喝:“别过去,弄乱了气味。”
李应只好站在原地询问赵兴:“赵兄,这狗怎么了,怎么不继续追?能发现他们的藏身地吗?”
赵兴淡淡的回答:“好,继续走吧。”
小狗领着赵兴继续前进,他们先是来到一条渠沟边,小狗稍作停留。
那条渠沟似乎是污水沟,里面臭气熏天。离渠稍远的时候,上能听到隐隐人声,但靠近了,声音全没了。
四处都是恶臭,张班头的脸都绿了,李应的脸色也不正常。
赵兴的脸色也不对劲,阴的拧出水来,他俯身看了看渠沟,深深的沟两边似乎有许多塌陷的小洞穴,也许不是洞穴而是周围人家的下水道。
小狗还在绕圈圈,赵兴询问牵狗的程浊与程爽:“怎么样,狗的嗅觉是否乱了,再给它们闻一闻陈公子的衣物。”
这两名弟子当中,程浊跟随苏迈捕盗三年,早已有了缉捕经验,他显得神色老练。而程爽做事一向极有条理。两人合作,程浊用身体挡住风,程爽拿出陈公子的衣物,再给狗嗅了嗅,在此期间,赵兴站在下风口,萧氏兄弟则伸刀挡住了准备靠近的李应与衙役们。
小狗闻了衣物以后,陡然欢叫起来,它们离开沟渠,一溜小跑的向远处街道窜去。穿过七曲八弯的街巷,赵兴发现他们已经来到了一座妓院楼前。这座妓院还在营业,楼里传来阵阵丝竹声歌声,楼上的横匾写着两个大字:樊楼。
樊楼在武侠小说中赫赫有名,以至于现代中国人不知道宋朝有啥名胜,也知道宋朝有个樊楼。因为这座楼是京师黑社会活动基地,也就是人常说的“大侠总部”。
见到这座大楼,张班头脸色更加慌乱,两腿哆嗦的迈不开,看到赵兴站在楼前沉思,张班头忍不住提醒:“赵大官人,这是樊楼,小的不方便进去,要不……我们回头再来。”
赵兴的回答是一声喊:“拿头盔来。”
李应上前递上头盔,顺便看了看站在赵兴脚边猛摇尾巴的猎狐犬。等赵兴扣上头盔,整个人都罩在钢铁里,他冲程浊打了个手势,程浊松开一条狗的链条,小狗欢叫的向樊楼里窜去。程爽则马上牵着另一条狗追赶它的同伴。
赵兴不知道,他刚才去的那条渠沟与眼前这座樊楼,正是宋代东京汴梁城的丐帮据点。前者被称为“无忧洞”,后者被称为“鬼樊楼”。按时间推算,这个时代,恰好是传说中丐帮帮主洪七公统治丐帮的时代。
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记述过这两个地方,他说:丐帮“无忧洞”中“亡命多匿其中”,而“鬼樊楼”是他们丐帮“盗匿妇人”,拐卖并进行淫辱迫害的地方。这种现象“自国初至兵兴常有之,虽才尹不能绝也”。
也就是说,从宋朝建国起,直到北宋灭亡,即使包拯这样的能人,都不能灭亡这群无恶不作的“丐帮豪侠”。
赵兴不知道这些,但站在“鬼樊楼”面前,他已经隐约明白:为何钱勰耍滑头不肯接案;为什么班头衙役在千贯的赏赐下,依然不踊跃——樊楼前面加个“鬼”字,这是讴歌的话吗?
不过,别人担心受到亡命袭击,或者刺杀,赵兴无牵无挂,才不怕这群“丐帮好汉”来寻仇,所以当他全身裹在铁甲里冲进樊楼时,几个房中做手、楼下相帮、留院勾当过来阻拦,他毫不犹豫的用戴铁手套的拳头,将他们一个个打翻在地。
有几个打手看到赵兴全身是铁,以为他一定动作笨拙,便悄悄的掩在他身后,准备打闷棍,但那雪亮的铠甲面仿佛镜子,赵兴从铠甲表面的反光中看到后面几个人摸上来,他陡然一个倒勾脚,将一个人踢翻。其余的人惊呆了,手里举着大棍子做敲头状,却忘了自己该干什么。
“很惊奇吧?!”赵兴的声音透过铁甲面罩闷闷的传出来:“没想到我能打着后面?嗯哼,这可是上好的诺曼铠,你想看看我穿着铠甲翻筋斗吗?”
几个举棍子的人高擎着棍子傻傻的点点头,赵兴从面罩的观察窗里看到程爽牵着狗进来,这只寻找同伴的小狗直往后院窜,他轻轻一撇嘴,柔和地补充说:“你看不着。”
唐刀突然出鞘,一道白亮的闪电飞过,几个举棍子的人连人带棍被斩成两段。
赵兴砍完了这些人,毫不停手,他的刀连续挥动,地下躺着的人全被他在脖子砍了一刀。
“杀人啦!”一名妓女惊叫起来,大家像梦醒一般的奔跑,有几个人甚至茫然的奔向了赵兴。
赵兴手中的刀又连续闪动了几下,劈翻了几个向他重来的人,透过面罩,他大吼一声:“乱动者斩。”
萧氏兄弟紧跟着跳了进来,他们挥刀把几个乱跑的人砍翻在地。一时之间,场中被这种冷血杀戮惊呆了,所有的人都站在原地瑟瑟发抖,连那些打手们都不敢上前。
紧接着进来的是李应,他浑身上下也抖的厉害,张班头跟在他身后,几名衙役也哆嗦个不停。
赵兴在盔甲里摇摇头,但没有人看见他的摇头。
三个人拿刀,竟把满楼的人劫持了。这伙人竟然处于生理上的“假死”状态,完全一动不动。难怪金人两万军队来了,竟然让这个数百万人口,二十万军队守卫的城市,只想着投降付赎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群丐帮的“洪七公们”有何可怕?
如果他们的武艺真的厉害,金人大军来了,怎不见他们施展排山倒海之能,挽救自己居住的城市?
或许那时,他们正躲在渠沟里的“无忧洞”中,一边淫辱妇女,一边瑟瑟发抖。
跟着小狗,赵兴提着刀跑进后院。这时,萧氏兄弟已经跟一处院落对峙上了,那院落的房间里不时扔出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屋里的人还大声吆喝着为自己壮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