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章 金国溃败
第一千零一十章 金国溃败
博尔忽本来还打算过河继续追击金军,但就在这时,完颜长之已经率领着一万人马赶到了浍河边,截住了蒙古军。而博尔忽一见是完颜长之亲自率军赶来,也不禁大喜,如果能够打败,甚至是活捉了完颜长之,这份功劳还小吗?因此也不管别的,立刻率军迎战上去,双方又大战起来。
完颜长之的人马虽然是远路而来,但蒙古军先是攻占野狐岭,后来又追击败军,经历了一天一夜的激战而没有一点休息,这时不仅是人困马乏,而且锐气尽失。虽然人数多于金军,但也根本就不是金军的对手。尽管博尔忽和四名王子奋战死战,但也抵挡不住完颜长之率军猛攻,被金军打得节节败退,最后终于还是招架不住,大败而退。
幸好这时蒙古军的后援人马也赶到了浍河边,原来是铁木真怕博尔忽有失,又派忽必来和主儿扯歹两人带领一万人马,随后接应。总算是他们及时赶到,挡住了金军,救下了博尔忽的人马,才使蒙古军不致于溃败。
不过忽必来和主儿扯歹也不敢与金军再战下去,救了博尔忽等人之后,立刻撤回野狐岒。而完颜长之一共才一万人马,见蒙古来了援军,也不敢继续进攻,见蒙古军退走,也就此罢手不战。
等蒙古军全退了之后,完颜长之这才回到浍河边,招陇剩余的残兵。而这时在浍河边,完全是一付地狱般的惨状,沿河岸数百步的范围内,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几乎是金兵的尸体,只有少数侥幸受伤未死的金兵,一边惨叫着,一边挣扎。
而浍河里更是惨不忍睹,无数的金兵尸体泡在河水中,将本来很宽的浍河堵成了十余条小溪流,留向下游的河水也被染成一片赤红,无数的残盔碎甲,随着河水,向下流飘流而去。
看着这般场景,完颜长之也实在禁不住,终于放声大哭起来。由其是想到原本以为自己不过晚到一两天,不会有什么大事,结果却偏偏导致了金军的一场大溃败,十八万大军恐怕也所剩无几了,而金国的颓势,再也无法挽回,这又怎么叫完颜长之能不难过,因此是哭得顿足捶胸,泪如雨下。
完颜长之身边的众将见皇帝哭成这个样子,都连忙过来解劝,好说歹说,劝了好半天,才总算是劝得完颜长之收住了哭声。随后,完颜长之立刻下令,抢救伤兵,然后人马转回宣徳州暂时驻守。并且到附近各地去招集败兵。
三天以后,连同伤兵,到是又凑齐了一万四五千人,这也差不多是野狐岭一战之后,金军所剩的全部兵力。金军的损失超过了九成,可以算是全军覆没。尽管完颜长之没有亲身参与这一战,但野狐岭之战的构思、组织、安排却是由完颜长之一手策划,因此这也是完颜长之的军事生涯中少有的惨败。而且完颜长之也估计,自己恐怕是没有机会报这一败之仇了。
蒙古军歇兵了几天之后,立刻又从野狐岭挥兵南下,直逼宣徳州。而完颜长之也知道,宣徳州是守不住了,因此主动放弃了宣徳州,率军退到奉圣州驻守。
而金军刚刚退到奉圣州,又转来另一个坏消息,宋军在毕再遇的指挥下,已经攻破了大同府。金国的北境防线,已经相继失守了。
原来宋军本来分兵两路,由毕再遇进攻大同府、杨昌鹏进攻太原府,这时毕再遇得知蒙古大军南下,正在全力攻取宣德州,而且从大同府调过了一部份兵力去守卫野狐岒,立刻意识到,攻取大同府的机会来了,因此立刻下令杨昌鹏,让他立刻放弃进攻太原府,转头北上,来夹击大同府。
两路宋军在大同府城下汇合,对大同府展开了猛攻,守卫大同府的杨沃衍知道大同府决不容有失,因此也率领着金军,拼死守城,宋军连攻了数日,也没有取得多少进展。但这时转来了金军在野狐岭惨败,全军覆没的消息。
大同府、宣徳州两地是互为依靠,缺一不可,守卫大同府的金军就是希望野狐岭的金军能够在击败了蒙古大军之后,来救援自己,因此在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顿时军心大动,再也无力守城了,而杨沃衍对此也无能为力了。
结果就在第二天,宋军就攻破了大同府城,杨沃衍带领着败军,逃到了蔚州暂时驻守。
在大宋所说的燕云十六州中,“燕”就是指现在大金的都城中都,大宋称为幽州。而“云”指的就是大同府,大宋称为云州。既然以这两个地方的名称概括这一片地区,也就可以看出这两个地方的重要性。可以说大同府也就是燕云十六州中,仅次于中都的地方。
夺取了大同府,对大宋来说,是继收复了东京、西京之后,又一次重大的胜利,也在昔曰的燕云十六州地区基本站稳了脚跟。
但这时蒙古军已经攻取了宣德州,正好挡住了宋军继续向东,收取其他燕云之地的路线,而向南进攻,恰好金国的叛军攻下太原府。正好把宋军南进的路线也挡住了,毕再遇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理与蒙古军和金国叛军的关系,因此只好暂时停下了扩张,转而攻取丰州、云内州、东胜州、宁边州等大同府周边的地区,先稳固住大同府的防守,并且又写信给杨炎,向他询问下一步的进军安排。
现在宋军感到麻烦,蒙古军同样也感到十分别扭,因为宋军同时也挡蒙古军西进的路线。如从宣德州继续向南,最多也就是打到中都城下,但以蒙古军目前的攻城能力,根本不可能攻下中都这样的坚城。因此蒙古军现在也驻军在宣徳州,暂时等了下来。
不过铁木真到不用向谁去请示,连曰都招集众将,商议下一步的进军计划。
耶律秃花、移剌捏儿、石抹明安、石抹尽忠等契丹族的大将都主动不理宋军,立刻攻取大同府,然后南下攻取河北之地。
因为当年的大宋曾背盟连金,共灭了辽国,因此契丹人对大宋也没有任何好感,相反仇观程度,仅次于金国。虽然宋蒙连盟,但都不以为然,而且还经常在铁木真面前举出大宋背盟的例子,说明与大宋连盟并不可靠。再加上现在蒙古军对金国也取得了辉皇的战果,契丹族的众将也觉得底气足了,也都认为可以与大宋翻脸了。
只有郭宝玉一人保持沉默,因为蒙古军中只有他一个汉族人,而且也不希望与自己的父母之帮为敌。
但同样身为契丹人的耶律楚材却持反对意见,一方面是因为耶律楚材深受儒学的影响,讲究信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的蒙古还不能和大宋翻脸。
铁木真当然对所谓的信义不感兴趣,但另一点与耶律楚材观点一致,那就是现在蒙古还不具备和大宋翻脸的条件,宋蒙连盟还必须保持下去。而木华黎也赞同这种主张,因此契丹诸将也无可奈何。
而郭宝玉见铁木真决定继续保持宋蒙连盟,也放心不少,立刻又献上一计,那就是先攻下中都西北的奉圣州、弘州、蔚州三郡,然后甴这三郡南下,同样可以杀入河北地区,夺取琢州、易州等地,逐步清理中都周边的地方,再寻找机会进攻中都。
这一计到是可行,唯一的弱点就是一但宋军和蒙古翻脸,宋军只要攻取了蔚州,就可以切断蒙古大军的归路。因此契丹众将都劝铁木真慎重。
但铁木真和耶律楚材都认为,大宋同样暂时也不会轻易和蒙古翻睑,因此夺取三郡南下之策,还是可行的。于是也决定按照郭宝玉的计划行动。同时又派郭宝玉为使臣,去大同府与宋军的主将见面,一面是通报互相的进展,另一方面也是试探一下大宋的反应。
商议决定之后,铁木真立刻下令,依计而行。
而在另一方面,完颜长之得知大同失守之后,并没有责怪杨沃衍,还对他好言安慰,同时又给杨沃衍增加了一部份兵力,让他暂时守住蔚州,并代管奉圣州、弘州,抵挡住蒙古军继续南下的路线,并听候自己的下一步命令。
接着完颜长之又下令石抹燕山和蒲察定住,让他们放弃太原府,并把太原府让给叛军,暂时退守到真定府和易州一线来,保护中都的外围。
这样一来,叛军反而挡住了宋军南下的路线,虽然这种做法不过是饮鸩止渴,而且也只是暂时有效,宋军和叛军迟早都会翻脸,但致少在短时间内,可以遏制住宋军的进攻,从而也为自己的下一步安排腾出一定的宝贵时间来。
完颜长之的这一番布置马上就起了作用,宋军的攻势立刻停止住了,蒙古军也暂时受阻在奉圣州、弘州、蔚州一线。随仕,完颜长之也立刻返回中都,开始准备下一步的安排。
而这时从南境又传来消息,杨炎率领大军渡过了黄河,开始向河北之地发动进攻了。完颜长之也不禁苦笑了一声,杨炎果然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