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4章 段达遇伏
第2254章 段达遇伏
王世充微微一笑:“看起来元太府已经有了绝对的把握,可以领军出战了,那这回,就让我王世充见识一下元太府的将才吧。”
元文都哈哈一笑:“王将军不必嘲讽本官,我并非战将,这行军作战之事非我所长,不过,有人擅长这个,段将军,你说呢?”
王世充的脸上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不满神色,看向了乐呵呵的段达,平静地说道:“段将军,这回你是想亲自领兵出击吗?”
段达笑道:“王将军,元太府说的不错,我们这里一直在侦察敌军,他们现在确实是有些疲惫了,这一路之上都是要防着瓦岗军的突袭,也是高度紧张,现在瓦岗军也撤了,他们这下子正是松懈的时候,而且,他们绝不会想到,这个时候,我们东都兵马会跟踪追杀!”
王世充叹了口气:“段将军,我只想说,唐军领兵将帅都是极厉害的角色,你所看到的未必就是事实,而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我军这时候若是贸然追击,只怕会中了敌军的埋伏。”
段达不满地勾了勾嘴角,沉声道:“王将军,这里是中原,关中兵马远道而来,对这里的地形根本不熟悉,我们的侦察骑兵也看到,他们的营寨里明显有许多呕吐物,这是水土不服,疫病横行的证据,所以他们才会在这时候撤退,哪可能有时间布下埋伏呢?”
王世充摇了摇头,说道:“段将军,兵者,诡道也,是故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唐军如果真的是急速退兵,那肯定不会让我们看到他们的虚弱,退一万步,也会是步兵急驰而退,以骑兵断后,怎么会让我们看到他们精疲力竭,无力再战,丢盔弃甲的样子呢?”
元文都冷笑道:“王将军,贼人又不知道我们的侦察骑兵一直跟着他们,又不会故意做给我们看这些的。之前李唐大军前来的时候,我们都要出城迎战,你却说贼众来势汹汹,不可轻撄,要先守城,待机反击。我们听了你的话,丢了那么多州郡,现在李唐军退了,我们却不追击,你对得圣上,对得起大王吗?”
王世充咬了咬牙:“敌军明显是设了圈套等着我们钻,你如果把大军主力给送掉了,这才叫对不起圣上,对不起大王。元太府,我王世充就这句话,只要出城追击,必会中伏惨败!”
杨侗睁大了眼睛:“王将军,你敢肯定敌军会有埋伏?”
王世充点了点头:“李世民是非常厉害的统帅,这点我非常清楚,他不会就这么轻易地撤退,一定会留下埋伏的。”
正说话间,门口奔来一个斥候,正在争吵的众人暂时收住了嘴,两个内侍跑过去,从这个斥候的手上拿过一份塘报,递给了杨侗,杨侗展开一看,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哈哈,怪不得唐军会这么快退兵,原来是因为给抄了老家啦。各位,前线军报,陇右的薛举,起步骑八万,进攻关中,这才是李建成和李世民退兵的真正原因哪。”
元文都笑道:“这是圣上的天恩保佑我东都,让这些贼人们互相攻击,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陛下,唐军是为了回保关中,匆匆而退,这个时候是绝对不可能有任何埋伏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若是再不追,敌军可就退进潼关,我们再也追不上啦。”
杨侗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追,一定要追!段将军,传我军令,开城,你带东都两万骑兵,追击唐军,一定不能让他们轻松退回潼关!”
段达哈哈一笑:“大王,看我的吧。”他转过头得意地看了王世充一眼,转身就走。
王世充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沉声道:“大王,末将不敢和段将军争功,只请求大王允许我派五千骑兵出城接应。万一不利,也可以掩护段将军撤回。”
杨侗点了点头:“王将军既然有这样的请求,本王没有理由不准。就劳烦你接应段将军了。”
王世充点了点头,眼中的碧芒一闪:“本将会亲自率骑兵接应的。”
一天之后,洛阳城外,唐军旧营。
段达盔歪甲斜,满身尽是尘土,哭丧着脸,紧紧地拉着王世充的手:“行满啊,这回多亏你救了我,要不然,要不然我真的是没办法再看到洛阳的城墙啦。”
他不停地摇着头,满脸尽是痛苦之色:“都怪我,都怪我一时给战功冲昏了头,就想着要去追击唐军,没有听你老兄的金玉良言,这下折损了五千多兄弟,都是我的罪过啊。”
王世充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这世上岂有常胜不败之将,胜负本就是兵家常事,我王世充不也是在洛水大败吗?比起我上次的惨败,你老兄这次根本不算什么啊。”
段达抹了抹眼泪:“行满,今天你救了我,我也不瞒你,我确实是嫉妒你的战功,嫉妒你的才能,我不想永远给你压在下面,所以才会听了元文都和卢楚的挑唆,要出来跟你争功。现在想来,真的是太惭愧了,我们相交二十多年,你多次救过我,还分过我战功,我却这样对你,实在不是人啊。”
王世充微微一笑,拍了拍段达的肩膀:“自家兄弟,说这个做什么,以前我们都是仪同将军,地位不高。现在你我都是大将军了,自然有自己的骄傲,不愿意居于人下。洛水之战的时候,我不也成天打着你手下这些东都兵马的主意吗?”
“只是老段啊,现在不同往日,以前天下太平,争点军功没关系,可现在是生死存亡的时候,我们只剩下洛阳孤城一座了。现在我们不能贪功,只有先活下来,才能谈未来。元文都和卢楚那些文官,跟咱们这些武将终归不是一路人,他们就是想要挑拨你我兄弟的感情,然后从中渔利,我们打败仗他们才高兴呢。就算是李密,李渊打进东都,他们也能继续改换门庭,效忠新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