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色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外来技术和本土工艺

第二百三十四章 企业与阴谋 目录 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税制初见成效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外来技术和本土工艺

虽然范无病对于乌克兰人的压缩机工艺不是非常放心,但他还是跟着田正伦一块儿去了设在厂子核心区域的研究中心。

目前留在磐石重工的乌克兰专家们还有两百多人,他们除了研究所中任职搞技术开发的之外,大部分都深入到范无病企业各工厂的各个部门,根据需求进行各方面的技术改造及研发。

如同范氏投资集团旗下的所有企业一样,磐石重工给这些专家们提供了相当优渥的工作及生活条件,而这些专家们也同时对范氏投资集团和磐石重工做出了相应的回报,仅仅磐石重工现有生产线的技术改进,就为厂里面节约了大量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今光缆生产的良品率几近完美,在相关的处理装置的开发上也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范无病来到这边儿视察的时候,很多乌克兰人都闻风而动,跑过来跟他热情地打招呼,一来是感谢他的收留,二来就是向他汇报自己的工作成绩,表一表功绩。

范无病也非常热情地接见了他们,并且在研究所召开了座谈会,这些专家们由于决心扎根中国,所以汉化的情况非常明显,在这段儿时间里面,汉语已经说得相当不错了。

每天中午的时候,厂区内的蔬菜副食市场上,就能够见到很多的乌克兰专家们提着菜篮子出来买菜,他们往往会用带着腔调儿的普通话跟菜贩子们讨价还价,而菜贩子们跟他们打惯了交道,偶尔也会冒出来几句简单的俄语来,这也成了磐石重工一景。

磐石重工的前身平原厂,也是当初苏联援建中国的一百五十六项工程之一,因此厂子里面的老干部们和老工程师们,当初都是跟苏联专家们一块儿工作过战斗过的,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中苏关系恶化,可是当年那些专家们在国内的时候,帮助是无私的,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

其实如果认真地说起来,前苏联对于中国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内对工业建设应当先搞什么,后搞什么,怎样做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都不大明白。

因此苏联援建的项目,有的是我方提出的,有的是苏方提出的,经过多次商谈才确定下来。也就是所谓的一百五十六项工程。这一百五十六项工程,实际进行施工的为一百五十项,其中在一五期间施工的有一百四十六项。

这一百五十项施工项目的构成当中,军事工业企业四十四个,其中航空工业十二个,电子工业十个,兵器工业十六个,航天工业两个,船舶工业四个。冶金工业企业二十个,其中钢铁工业七个,有色金属工业十三个。化学工业企业七个,机械加工企业二十四个,能源工业企业五十二个,其中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各二十五个,石油工业两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三个。

从这个构成比例不难看出,苏联援建的这些项目,主要是帮助中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起到了奠定我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大作用。

通过这一百五十个项目的建设,以及为其配套的项目的建设,我国的工业布局迅速展开。

旧中国的工业多集中在沿海,内地的工业也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广大的内地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工业。一五期间建设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项目,则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四十四个国防企业,布置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三十五个,其中有二十一个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

这种安排,改变了国内的不合理工业布局,对于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比如说机械加工业要摆在原材料生产基地的附近,长春汽车城,沈阳飞机城,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加工基地,就是按上述要求建起来的。

当时国家建委负责审批大型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和初步设定。审查厂址时,要把厂址标在地图上,并用直线标出它与台湾、南朝鲜、日本等美军基地的距离,说明美国的什么型号的飞机可以攻击到它。从国防考虑,从安全考虑,是当时确定厂址的主要因素。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经济急需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强大的工业,强大的空军,强大的海军,和用现代化的常规武器装备军队,以加强国防,保卫国家不受外敌的侵略。

正是在这个时候,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作出了援助中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决定。一九五零年的时候,苏联政府确定给我国政府优惠贷款。斯大林说,借款三亿美圆,分五年付款,每年六千万,年息一分。当然对东南欧各国的贷款利息均为二分,中国因战争及经济破坏,利息轻一点。

之后,苏联政府又给中国五亿卢布的长期贷款,年息也只有二分。

在短短五年中,苏联政府能动员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帮助中国编制计划,援建项目,供应设备,传授技术,代培人才,提供低息贷款,并且派出三千多名专家和顾问来华帮助我们建设,是同斯大林的支持分不开的。

范无病同这些乌克兰专家们坐在一起,自然就谈起了当初苏联援助中国的这些事情,说到最后的时候,不禁有些感慨地说道,“当时苏联政府提供给中国的援助,虽然不是无偿的,却是真诚的。陈云同志就曾说过,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那时他们对我们的援助是真心诚意的。比方说,苏联造了两台机器,他们一台,我们一台。能做到这样,确实是尽到了他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每当回顾一百五十六项工程的建设,总是想到不要忘记斯大林,不要忘记苏联人民,不要忘记那些来华帮助过我们的苏联专家。”

在座的乌克兰专家们,有十几个年龄在六十多七十岁的人,参加过以前的援建工作,对于当年的事情也印象很深,听到范无病谈起这些事情,都有些激动,再联想到现在范无病给自己等人提供的帮助,纷纷表示还是中国同志不忘旧情,原先自己帮助过的很多小国家们,此时早就翻脸不认账了。

田正伦也说道,“读大学的时候,图书馆的很多专业书都是前苏联的,就是现在较基础较理论的那种,很多是引用俄文资料的。不说别的,就材料领域来看,为了得到系统的数据,各种成分的金属,配在一起,就形成一种新合金。而每一种合金,每一个元素成分细小的变化,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这些,苏联人都做了,用了多少人,多少时间,多少心血,在书中体现的就仅仅是一条曲线。在上面的一个点,价值就无法计数。苏联人在材料基础研究,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研究,做了多少条研究,这些很多都是毫无保留的给了中国。”

范无病不仅跟老头儿们联络了一番感情,也拿出了真金白银来对他们表示奖励,两百多个专家分别得到了价值一万元人民币的特别物质奖励,这让他们非常感动,表示要把自己的一身所学留给磐石重工,为了中乌友谊添砖加瓦。

随后众人就谈起了关于冰箱和空调技术的改进问题,范无病就对与会的乌克兰专家以及列席的磐石重工的工程师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乌克兰的技术同中国的工艺相结合,一定能够制造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优秀产品,我希望在这方面,两国专家可以携起手来,创造性地实现磐石重工的整体水平腾飞。”

会后众人纷纷表态,要在两个月内完成产品的修订,将噪音降下来,功耗降下来,在材料上面多动脑筋,把制造成本也降下来。

离开了专家研究所之后,范无病坐在车里对田正伦说道,“你们厂里面搞一个奖励基金,对于给厂子的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才,是要重奖的,如果确定不了奖励额度,到时候可以直接向我汇报,由我来决定。现在这个年头儿,人才是最重要的啊!国内的一些重点院校毕业生,你们也可以动手去抢嘛,虽然咱们不是国营单位了,但是现在到处都在打破铁饭碗,过期的日子不好过,你们要抓住机会,多引进人才,对于特别优秀的毕业生,可以破格任用,给予高薪,只要他的能力可以配得上他的待遇,薪水高一点儿是没有关系的。”

田正伦听了连连点头,然后对范无病说道,“范总,你对那些乌克兰专家的照顾,令人感动啊!现在他们的生活都很安逸,搞研发的劲头儿也很足,厂里面已经拿到了多项具有突破性的技术成果,不说别的,就是对于钢铁水泥行业的改造就可以让我们突破现有的国际水平。”

范无病听了这个也很高兴,现在他正准备建设高速公路呢,这两项技术的提升无疑是给了他强力支持,他有理由相信在乌克兰的技术和中国的工艺结合之后,可以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新东西来。

第二百三十四章 企业与阴谋 目录 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税制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