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西军的战略
第675章 西军的战略
能从区区流民拥有数十万大军甚至立国称帝,张献忠自然不白给,有着敏锐的战场嗅觉。
当湖口被明军攻陷的消息传到吉安府,张献忠果断的下令停止攻城,全军退回南昌。
吉安不过区区一府城,打不下来没有太大干系,而要是官兵占据了湖口封锁住鄱阳湖出江水道,进而甚至打下九江城,数十万西军便会被封锁在江西,张献忠自然知道这种后果。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张献忠刚刚带领大军回到南昌,九江失守、义子张文秀阵亡的噩耗便传到了南昌,这让张献忠勃然大怒之时也心惊不已。
对义子张文秀的能力,张献忠自然清楚的很,那绝对是能够独挡一面的将才,要不然张献忠也不可能让他统领五万大军镇守九江城。
可是现在,九江失守,五万大军俱亡,张文秀丧命!短短不到十日,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那可是五万大军啊,大部分都是跟着入川的老兵,如何竟然连区区一座九江城都守不住?难道明军的实力竟然强大到这个份上了吗?
出于惊惧,张献忠没有带着大军迅速开往九江,而是就地驻扎在南昌,一边探听明军虚实,一边等待派往攻打江西各府的军队回归。
除了驻守九江的五万人,以及张献忠身边十五万人,还有十多万人被派去了攻略各府县,现在明军势大,张献忠要召集足够的军队与明军决一死战。
而张献忠的谨慎却也给九江的明军更多的准备时间,这倒是陈越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九江失陷五日之后,王复臣一行数十人风尘仆仆的逃到了南昌。虽然害怕张献忠的残暴,可王复臣已经无路可去。九江在明军手里,江西湖广则在大西军控制下,除非带着手下几十人去当山大王,王复臣已经无路可逃。
而且,王复臣的家人都在西军之中,他要是不回的话必然牵连家人。把心一横,王复臣带着手下回到了南昌,寄希望张献忠能发善心,免去自己的罪过。
一到南昌,王复臣及一众亲兵立刻便被控制了起来,张献忠没有杀他,因为要从他嘴里知道九江丢失的经过。
王复臣一路上早就把说辞想好,当即把战斗的经过和盘托出。从张文秀主动带领三万兵力试图夺回湖口却全军覆没,到明军兵临九江城下以炮火猛攻城墙。眼看着城墙即将被明军火炮轰塌,自己为了多守几日坚持到大军来援,不得不冒险夜袭明军大营,却中了明军的奸计。等等事情一五一十的向张献忠说了。
因为王复臣知道,肯定会有不少溃兵逃回南昌,事情根本隐瞒不足,不过为了减小自己的罪责,他没有说自己是中了贺九仪的奸计才导致九江丢失,而是说成自己主动进攻明营失败。
王复臣知道张献忠的性格,张献忠生性狡诈,自以为聪明绝顶,最看不上的便是愚蠢的人,自己因为愚蠢没有看破贺九仪奸计的事情若是让张献忠知道,绝对饶不了自己。
而为了避免消息泄露,贺九仪派人联系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和心腹王和知道,现在王和生死不知想必已经无法幸存,那就没人知道,王复臣便把此事隐瞒了下来。
真真假假,九真一假,便是张献忠也无法听出王复臣话里的破绽。
“陛下,明军火器之犀利超乎寻常,其红衣大炮足足数百门之多,百炮齐发糜烂数十里,其威势惊天动地。抚南将军便是水寨受到明军红衣大炮连续攻击,营寨残破士兵损失惨重士气大降因而失利。而明军以巨舰载火炮从江上炮击九江,仅仅一日的时间,九江城墙被轰出数个裂口,罪将担心第二日城墙被轰破因而失守,便冒然做出趁夜偷袭明军大营之举。谁知那伪明齐国公陈越狡诈的很,竟然事先有准备,在大营设下了陷阱。我带着一万五千大军在明军营地里中了埋伏,厮杀了一夜才侥幸逃出,而明军竟然趁机派兵打下了九江。陛下,九江之失完全是罪将之责,是罪将不该擅自出击,还望陛下看在罪将多年鞍马之劳的份上,只追究罪将一人,免去其他将士之罪!”
王复臣说完之后,深深的跪了下去,连连磕头不已。
“齐国公陈越!”张献忠说着陈越的名字,眉头深皱。对陈越的大明他早有所知,能击败两路十万清兵南侵,一力保住大明的江山社稷,对这样的猛将张献忠自然会非常关注。
在整个天下,能让张献忠服气的人不多,也就明总督杨嗣昌、李自成等寥寥数人。当年杨嗣昌以“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战略几乎把整个陕北各路义军全部歼灭,张献忠也被追杀得上天入地几乎存身的空间。而李自成的凶狠狡诈不在张献忠之下,当年若非“曹操”罗汝才的暗中帮助,张献忠几乎要被李自成吞并。
当然还有更强大的满鞑,却因为没有接触过的原因,张献忠并不知道满鞑的厉害。然而从鼎盛时期的李自成被满鞑接连击败,一路追杀,最后竟然死在九宫山来看,满鞑战力绝对不容小觑。
而这陈越能够击败十万满鞑大军,绝对是后生可畏,让人不得不叹服。现在张文秀、王复臣被陈越击败,便是张献忠也认为理所应当,故并没有多少怪罪王复臣的心思。
“陛下,从王将军以及逃回的士兵诉说来看,明军之强强在火器强大,然而其却不是没有弱点。”一旁一直静静听着的左丞相汪兆麟突然说道。
在后世之时,张献忠有着杀人狂魔之称,而因为他入川导致四川人数大量锐减,而汪兆麟便被说成屠川的献策者。
而事实上,这完全是后来统治阶级为了推卸罪责的污蔑,把自己的罪过泼在了已经无法说话的张献忠大西军的头上。
张献忠之所以攻打四川,便是听从潘独鳌、汪兆麟等谋士的献策,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根基,岂有屠杀光全川百姓的道理?若是把四川的百姓全部杀光,又有谁给他交粮纳赋?他的数十万大军谁人供养?
张献忠虽然残暴,但是不傻,如何会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情。
而被污蔑为屠川献策者的汪兆麟,更是天大的冤屈。
汪兆麟能被张献忠封为左丞相,能力自然不俗。另一个时空被孙可望李定国斩杀,并把屎盆子扣在他头上,也不过是争权夺利的结果。毕竟他的权力太大,威胁孙李掌控整个西军。而孙李二人为了掌控所有军队,不仅杀了丞相汪兆麟,甚至连张献忠的皇后也一起杀掉。李定国是抗清的英雄,被他杀掉的汪兆麟自然是奸臣,再加上满清的污蔑,泼在他身上的脏水自然无法洗脱。
而联合顺军出川伐明,便是汪兆麟最先提及,先是得到了孙可望李定国的支持,最终得以成行。故在张献忠心中,汪兆麟实为可以倚重的谋士重臣。
现在听汪兆麟如此说,张献忠神色顿时凝重了起来。
“丞相,你能不能给俺说的详细点,明军到底有什么弱点?”张献忠急切的问道,虽然当上了大西国的皇帝,他却没有皇帝的自觉,满口都是俺俺的陕北话,很少自称朕。
“明军的缺点一是兵力薄弱,据王将军和其他溃兵禀告,九江的明军全部加起来也就六万余人,却要分守九江湖口两城,每一处也就两三万人。而我们却是有着三十万大军,如果需要可以征调更多的民夫。”汪兆麟微笑道。
当然征调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无非是强迫江西的百姓从军攻打城池当炮火,整个江西有着千万的人口,人力自然不缺。
“第二个缺点便是明军的火器了。”汪兆麟接下来的话让众人疑惑不解,不过汪兆麟很快就解了众人之疑。
“明军之强强在火器,可缺点却也是火器。明军红衣大炮便有数百门之多。可是红衣大炮每门都重达五六千斤,移动起来极为不便,所以便像王将军所说,明军只能以战船载着红衣大炮进行作战。只要我们尽量不在鄱阳湖中和明军水战,明军的红衣大炮便发挥不了多少威力。当然他们可以把红衣大炮移到城头,以火炮阻挡我军攻城,不过红衣大炮虽然强大,却只能远攻,明军兵力单薄无法与我军直接对阵,只要我军逼近城墙,其便没有多大作用。所以不必过分恐惧。”
汪兆麟的话让众人连连点头。火器,西军中也有不少,各种火炮火铳在西军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故众人也都以为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有王复臣见到众人如此模样,在心中暗暗叹息,只有经历了明军猛烈的炮火,才知道他们火器是如何的强大!
“陛下,明军的火器还有一个弱点,便是无法在阴雨天使用。眼下已经到了三月中旬,很快便会到了阴雨季节,我们也可以趁着雨天对明军发起进攻。明军虽强,不过六万余人,兵力只有咱们的五分之一,便是用人数去堆,也能把明军全部堆死,也能夺回九江。”定北将军张能奇也道。
“齐国公陈越是伪明第一战将,其部下也是伪明仅存的精锐,若是能在九江把陈越杀死,伪明将再无战将可派再无兵力可用!我军便可趁机顺江而下,打下南京消灭大明一统天下!”
右丞相严锡命也兴奋地说道。
众人东一句西一句,听的张献忠越来越兴奋,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此战等于是我大西和明军的决战,谁若胜了,便会拥有整个天下,不可等闲视之,必须得慎重再慎重。臣提议,可以派人往湖广送信,命安西将军张定国停止攻伐两广,带领大军前往武昌,从长江上游对明军展开压力。同时给顺军传信,让李过带领军队攻打凤阳一带,牵制明军江北的军队,为我军减轻压力。”
汪兆麟再次提议道。
汪兆麟的话让张献忠连连点头,众将也均庸服,这已经是着眼整个天下进行布局了。
于是,张献忠便写下数道圣旨,派人分别传给张定国和李过。虽然九江被明军占领,使者却可以选择翻山越岭沿着陆路前往湖广,只不过山岭崎岖难以通行,无法通过大军罢了。
张定国接到圣旨后肯定会带兵回归,至于李过肯不肯听从张献忠的圣旨可就不知道了,毕竟双方分属两个阵营不过只要李过不闲着,便能为大西分担压力。
在张献忠的命令下,整个江西的西军动了起来,无数的人马物质向南昌移动,南昌城外联营数十里,兵力越来越多,然而让九江明军惊讶的是,西军却没有向九江进军的趋势。
这种情况对明军来说当然是好事,可以使得明军有足够的时间修整城防,调集援军,而金声桓的五万大军距离九江也只有数日的路程。
不过这种异常还是让陈越心中不安,担心的贼军攻打没有出现,肯定酝酿着更大的阴谋!在陈越的命令下,刘能的锦衣卫密探被迅速的派出,探查着贼军的动静。同时,九江城内的百姓都被征发,连同三万京营士兵一万多贼军俘虏,开始了日夜不停的筑城建筑防御工事。
九江城外的壕沟被挖深挖宽,挖出来的泥土用来建筑马面城墙,每个五十步便修建一截突出的曾马面形状城墙,如同从城墙延伸出的尖刺。同时在东南两面城墙上建立二十多处炮台,从盖伦船上搬下一百门加农炮下来,安放在九江及湖口城头。
同时,陈越向南京朝廷连连请旨,请求增调军队武器粮食各种物资。既然贼军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略,想迅速击败贼军已经不可能,兵力的短缺少变成了九江最大的短板。大明江浙南直隶一带还有着大量的军队,战力虽然不怎么样,用来守城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