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卢象升来了
第937章 卢象升来了
霍尔木慈海峡这边,原本波斯所修的新都城,那个没有完工的凌堡已经被拆除。填埋的尸体另行安葬,就是一个巨大的坟墓。不用说,这个坟墓就是萨非王朝残暴不仁的有力铁证。
原本的那些波斯俘虏,在明军将士的看押之下,负责新的港口城市最繁重工种。另外还有不少百姓也在参与建设,不过这些人是以工代赈,分到的活也不是很重的那种。
到了后来,正在攻打波斯湾南岸的明军,又陆续运来了奥斯曼俘虏,充实建设的人手。
就这么的,新港口城市的建设速度就非常快。港口部分,最先完工,能一次性停靠很多船只。只是看这规模,就知道这里以后必然会成为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
这一日,在港口做收尾工作的原波斯贫民,如今的大明百姓中,有人忽然欢呼起来道:“看,又来了好多船!”
他的同伴听到,头也没抬,只是笑呵呵地说道:“如今我们大明战无不胜,那俘虏还不是一船船地运,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不是,不是,你看,是从东方来的,好多船啊!”
听到这话,原本都低着头的那些人,就纷纷抬头看去。
果然,在东面的海面上,全都是挂着大明旗帜的船只。其中风帆战舰并不多,大都是大明特有的那种福船。
看清了这个情况,这些百姓不由得都站了起来,情不自禁地挥手,用他们的热情欢迎来自东方的朋友。
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他们都是懂的。只有大明来的人越多,他们在这里的日子才能过得越稳固。要不然,如果敌人大举来攻,兵力太多的话,明军人数太少,终归是不踏实的。
在挥手的同时,他们也好奇,这次过来这么多船,到底来得是什么人?
这支船队倒不是来自大明本土,而是原本参战的那支运输舰队,将近两千来艘。他们在打完战事之后就返航,回到了洞吾造船厂那边进行维护。
随后又从洞吾运粮食,但是,更大的任务,却是接应从大明东南沿海过来的船队,就在洞吾这边进行交接。
这个交接,当然不是要把船上的物资进行搬运,而是船只的交接。由洞吾巡抚张煌言进行掌控,是一艘对一艘还是一艘对两艘或者更多,就是要平衡两边的船只数量。
这一次的船上,就来了去波斯就任地方官的大明官员。
这和去藩国当官不一样,吏部是要考核选拔的。有出规定,去海外行省担任多少年官之后,升迁会更快。而不是说,只要秀才举人什么的,只要读过书的就成。
他们之中官职最高的那个,如今就站在旗舰的舰首甲板上,身材高大,眺望着岸上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
“卢大人,我们到了。”他边上的舰长指着那边说道,“大人在这里上岸,要走陆路去镇南城了。末将在这里补给之后还要往里面去,送物资兵力给阎大人。”
这个卢大人,自然是卢象升了。多次向崇祯皇帝请战,终于得到允许,老将继续出马,为大明开疆拓土再贡献一份力量。
此时的他,全然没有做久了船的疲惫。脸上甚至都有一丝兴奋道:“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本官竟然能踏足当初三宝太监到过的地方!”
三宝太监,就是郑和,在大明开国之初的永乐年间,七下西洋,就是多次来过这里。
如果早些年的时候,又有谁人能想到,大明有朝一日会重现永乐年间的辉煌。或者说,更进一步,直接开拓了这里成为大明疆土。行万里路,踏足的,还是大明的土地!
那舰长听了,在边上呵呵笑道:“只要陛下挥剑西指,再远都是我们大明的!”
卢象升听了,转头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却是没说话了。
打败敌人容易,但是,治理地方难。再怎么样,也不好把所有地方都变成大明的疆土。敌人,还是要有的。
心中这么想着,却是没说出来的。
等到舰队靠岸,这边负责的将领早已领着人过来码头。
在之前的时候,他就得到过崇祯皇帝的旨意,知道这次会来什么人,因此都做了很多准备。
果不其然,在这码头下船的,将来是波斯这片领土的地方官中,大部分人都是晕船,上了岸需要休整好些天才能恢复。
经常坐船或者骑马的,对于远航的适应能力就会强很多。因此,卢象升压根就没什么事。在等其他人休整的时候,他巡查了这边,也去那个大坟墓看了下,敬了一炷香。
他的这个举动,让所有原籍是波斯的百姓和将士,看得很是感动。特别是他们知道,这位从大明本土过来的大官,以后将会是大明在波斯最高的官员时,就尤其感到幸运和放心。
大明皇帝肯定不会一直在这里,最终管这里的大明高官,才是决定他们幸福日子的真正关键。如今他们看出来,这位大官该是错不了。
当然了,也肯定不是所有波斯百姓都能放心。忧虑大一些的,不会轻易相信的,这样的人总是会有一批的。
但不管怎么样,只是这么一下,卢象升就收获了大部分波斯人的民心。
不过他要做得,还不止如此。经常走到军营,或者修筑新城的民夫营中,了解他们的情况,还拿出他以前的习惯,跟他们吃一样的伙食,就在营地里吃。
他的这个举措,就真得把波斯人的眼睛给惊掉了。
什么时候,他们见过有这样的大官了?说真的,他们不但没有见过,甚至都没听说过,连传说中都是没有的。
等卢象升走了之后,整个营地都能炸了。就算是劳作了一天很饿肚子的人,都顾不得吃饭,纷纷八卦起这位大明高官的事情来。
“听说来我们波斯当总督的那位卢大人,真得在营地吃饭了?”
“那还用说,我是亲眼见到的,绝对不会有错!”
“他不嫌我们吃的这个东西难吃么?那么大的大官,平时吃得肯定是山珍海味吧?”
“还真别说,我仔细地盯着看了,比我们吃得还自然呢!”
“还有还有,我告诉你们啊,卢总督还和我说话了呢,问了我家里的情况,真得,我敢发誓,真得和我说话了!”
“真得么?这么好的运气啊!卢总督好不好说话?”
“那还用说,绝对的啊!”
“……”
消息传开之后,特别是有些人还从来自大明本土的人哪里听到,卢象升一直是这么个作风时,基本上所有人都对卢象升充满了希望,庆幸大明皇帝派了这么好的一个大官来管他们。
五天之后,卢象升就出发去镇南城了。
事实上,他是恨不得一天都不待,赶紧去见皇上,这都几年没见到皇上了。
不过无奈其他同僚不行,过了五天才终于得以出发。
不用说,卢象升当然是骑马的。不但如此,其他地方官,能骑马的,也都要求骑马,只有实在不会骑马,身体还没恢复完的,他们才坐马车。
他走得这一天,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恭送卢象升的离去。没有命令,都是自发的。
一千多里路,紧赶慢赶,终于到达了镇南城。不过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已经领军出征了,留下的旨意,就是让卢象升立刻就任新职,管好波斯省。
卢象升遗憾没见到崇祯皇帝的同时,也深知治理好波斯的重要性。后路不宁,大军难行。只有波斯稳定,皇上才能在前线安心打仗。
于是,他几乎是日夜办公,先把崇祯皇帝留给他的波斯资料给看了一遍,又和不少熟悉地方的人谈话。随后便发布他的政令了。
第一,当然是把他所带来的官员,按照他所认为的合理方式进行分配到州府去担任地方官。
第二,波斯省内,也实现小孩三年免费教育的规定。当然了,这个读书,肯定是读四书五经了。
第三,宣布皇帝留给他的旨意,在波斯省内,也会举办科举。其中院试,和乡试在波斯本省举办,会试和殿试就不用说了,都要去大明京师才行。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都是带兵来的,这些事情没法实现。可如今卢象升是带着文官来的,就可以宣布了。
这些政令宣布之后,顿时整个波斯都轰动了。
古代时候,除了东方的大明是用科举制度来选官之外,其他国家,几乎都没有这样的途径。阶级等级之间,分得就很清楚。
不管后世怎么看科举制度,却真得给了底层百姓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如今这样的机会,又传到了波斯这里,这是大明的直辖地,给波斯人的震撼,那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说,之前有的波斯人对于学习大明文化,学习四书五经感觉太难而想放弃的,那卢象升的这几条政令发出之后,三十岁的人,都厚着脸皮去学堂说他才八岁,只是长得老成,想读书,你敢信么?但这样的事情,还真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