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紧张的前线
这是一个中国士兵的故事,这是探究求生的科学,故事虽然离我们很久远了,于你于我或许有一定积极意义。
紧张的前线
1987年11月年满18岁的杨云从“天府之国”四川参军到了云南部队,先在蒙自参加新兵集训,1988年3月分到绿春县独立营一连,担任一线对越防御作战任务。
杨云所在地部队处中国、越南、老挝三国交界地方,热带丛林密布,黄连山绵延起伏,南边隔小黑江而望即是越南,境域峰峦迭嶂,沟壑纵横,藤蔓交织,植被茂盛,有长臂猿、野牛、大象、猛加拉虎、黑熊等国家保护动物出没,是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世代居住着哈尼族、傣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给南国边疆增添了独有的情趣。从滇中腹地流淌而来的李仙江(把边江),由边境峡谷穿过,更增添了防区幽深宁静的气氛。
那时的中越边境线远没有今天这样的和平安宁,零星战斗仍不时在边界发生。1988年3月14日中越“南海南沙海战”暴发后,为防止越军对我军采取报复行动,我一线部队加强了在边境的警戒和防御,全线进入一级战备,战斗气氛愈加浓烈。杨云部队正面防御的即是越南莱州省军区前线指挥部和封土县公安屯团,以及越军特工队。
扬云刚下连队那阵,紧张了一段时间,战斗却始终没有打响。到了6、7月,整个边疆都进入雨季,飘飘洒洒的热带雨暴烈而肆虐,覆盖了热带山岳丛林。扬云站在岗楼里,望着无边的雨林,听见的只是雨打芭蕉叶的“叭叭”声,心里感觉霉透了。
“这倒霉的雨,咋就不能让我英雄一回呢?”
杨云参军那阵,立下了“热血男儿战死沙场”的豪言状语,他入伍都半年多了,至今连越军的影子都没看见,多少也令他灰心丧气。
淅淅沥沥的大雨落了半个月,仍没有停的迹象,引发了把边江的大洪水,泛滥的河水冲毁了沿岸的道路和桥梁,造成土石塌方,泥石横流,严重威胁沿河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7月17日,李仙江边的傣家水寨被洪水围困,傣家群众危在旦夕,,一连官兵接上级命令,火速驰援。
战士们赶到江边,傣家寨快淹到房顶了,咆哮的洪水翻滚浊浪,挟杂断木树枝向下游冲去,傣家寨变成了汪洋中的一座孤岛,傣家群众在洪水里惊恐挣扎,情况十分危急,连长一边察看地形,一边迅速布置,除必要的警戒和巡逻外,战士们都扎好竹筏、充好橡皮艇,展开了营救。
雨越下越大,水为弥漫,江对岸的傣家寨隐约可见,雨声、呼救声、喘息声掺合在一起,令人焦急如焚。橡皮艇和竹筏在江面上艰难往返。战士们浑身都湿透了。浪涛汹涌,不时有人翻落下水,随即又挣扎浮出水面,奋力向前。
杨云小心驾着橡皮艇向江心划去,一个急浪涌来,令他左右摇晃了一阵。他稳住艇身,再次向前,快接近竹林时,突然他听见半空中传来刺耳的“嘘——”声,接着一个东西掉到水里,“轰”的一声爆炸了。随后又是“轰”“轰”两声,河面被炸起两股水柱。杨云懵住了,不知出了啥事。这时,连长在岸上急喊:“全部靠岸,全部靠岸,进入战斗位置,敌人打炮了!杨云大吃一惊,掉转头,拼命向回划,无奈橡皮艇闯进漩涡里,却划不出来了。岸上的枪炮声一时大作,杨云挥舞着桨板,进退不得,心中恐慌不安。
追击炮弹不断在水面爆炸,有几只竹筏炸烂了,牺牲了几名战友。杨云站在滔滔的洪水里,汗水和雨水淌了一脸,一脸无奈。
江面上布满了炸烂的竹筏和橡皮艇,血水顺着河水向下游漂去。杨云惊慌之极,不知所错,正在他想法脱身时,突然“轰”的一声,他被炮弹爆炸的气浪掀下橡皮艇,连呛了几口洪水。他在洪水里挣扎浮出水面,回头一看,橡皮艇消失得豪无踪影,他随即抱住了一根被洪水冲下来的树杆。
杨云抱紧树杆顺着水流向下游漂去,手臂一阵钻心疼痛,他发现手臂被弹片划伤了,血染红了河水,他强忍着巨痛。水越来越急了,下去不远就是国界线,杨云突然意识到什么,拼命向岸边游,游了几下,伤口的疼痛加上体力不支,他最终放弃了。两岸的竹林和青山不断向后移去,边境线越来越近了,杨云内心一阵绝望。
漂过一个大水湾,杨云就被冲出了国界线。枪炮声渐渐稀落最后消失,四周除了雨声,一切又归于平静。杨云手臂上的伤经洪水一泡,疼痛难忍,几次他迷迷糊糊昏迷,洪水带着他继续向下游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