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朝鲜内附
第三百九十二章 朝鲜内附
李东阳和杨廷和虽然猜到朝鲜的事情与周重脱不了干系,但是他们却不敢把这件事传出去,毕竟周重不是普通人,而是大明的总督,若是让人知道他擅自插手朝鲜的内政,甚至这件事很可能还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同意,那到时也会让朝廷的颜面受损,所以他们虽然明知道朝鲜内附的事情有问题,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朝鲜内附这么大的事情,朝廷自然不能草率从事,特别是对于朝鲜第一次上交的请求内附国书,这是绝对不能同意的,毕竟连皇帝禅让都要让三次,一个国家并入大明这样的事虽然比不上皇位的传承,但至少也要让上两次才行,所以朝鲜请求内附的国书被退回去了,不过紧接着朝鲜的第二封国书就又送了上来,并且还是由李安良亲自送过来的。
豹房的正殿之中,正德正在召见千里迢迢从朝鲜赶到北京的李安良,另外李东阳和杨廷和、刘忠、梁储等内阁大臣也都来了,毕竟他们对于李安良这个打下了整个朝鲜,并且还主动向大明请求内附的人十分感兴趣。
李安良上到大殿,对着正德行过大礼之后,只见正德这才笑呵呵的道:“李安良,你不必多礼,朕听说你因为不满之前朝鲜国王的统治,这才一怒兴兵,最终这才打败了其它的几路叛军,统一了整个朝鲜,不过你为何要将朝鲜内附到我大明?”
正德其实对朝鲜内附的原因最清楚不过,毕竟这件事周重早就和他交待的一清二楚,甚至那些派到朝鲜的大明官员,也都是他吩咐锦衣卫去找来的,不过在今天这种场合,他却只能装糊涂,毕竟要是让李东阳这些内阁大臣知道,恐怕自己这个皇帝也会吃不消。
“启禀陛下,草民其实并不是朝鲜人,而是辽东的汉人,当初因为一些变故这才逃到朝鲜,然后在朝鲜居住了十年,也在那里娶妻生子,这次朝鲜内乱,草民家中也受到波及,最后甚至连饭也吃不上了,万般无奈之下,这才选择了造反,草民仗着以前读过一些书,比那些朝鲜人多了些见识,这才能够打败所有人,最终统一了朝鲜,不过臣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个汉人,所以在统一朝鲜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求内附大明,这样草民就能再次成为一个大明人了!”李安良一脸义正言辞的道。
听到李安良竟然是个汉人,这让李东阳等人都十分的惊讶,但是接下来李安良的话却让他们差点把鼻子给气歪了,李东阳他们可都是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人精,根本不会相信李安良仅仅是因为自己是汉人,就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朝鲜合并到大明的鬼话。
其中李东阳和杨廷和已经猜到,这个李安良恐怕仅仅只是平安军表面上的傀儡,至于真正控制平安军的人,恐怕就只有那位年轻的四海总督了。而刘忠和梁储等人虽然不知道周重插手朝鲜的事,但是他们凭着自己的直觉,也觉得眼前这个李安良肯定有问题。
不过相比李东阳他们的怀疑,正德却是一脸感动的道:“李卿在外流浪多年,竟然还能心怀故国,打下偌大的领土竟然毫不犹豫的送给我大明,真有古之义士的遗风,实在是让朕也为之感动,即如此,那朕也不好拒绝你的好意,我大明就勉为其难同意朝鲜内附,另外传朕的旨意,封李安良为高丽侯,三世罔替!”
听到正德的封赏,李安良也是大喜过望,虽然他事先已经知道,自己这次进京肯定会得到封赏,但是统一朝鲜主要还是周重的功劳,所以他根本没有奢望会得到太大的封赏,但是没想到眼前这位皇帝陛下竟然一下子就封他为侯,而且还是三世罔替,这在大明已经是很重的封赏了,要知道整个大明的爵位,只有那些皇族和一些开国公侯,才是世袭罔替,其它的爵位都是一代降一代,直到降无可降为止,但他却可以在三代之内都继承侯爵的爵位,这让他如何不喜。
李东阳和杨廷和等人听到正德对李安良的封赏都已经下来了,这也标志着大明已经同意了朝鲜内附的请求,毕竟君无戏言,正德既然已经当面同意了,他们这些大臣也不好再反对,更何况朝鲜主动内附,这也是大明教化之功的表现,甚至史书上也肯定会大写特写,他们这些内阁大臣也能跟着沾光。
大明同意朝鲜内附,而且正德还亲口对李安良进行了封赏,如此一来,这件事也就算是定了下来,接下来整个大明朝廷都开始运转起来,分派官员和军队向朝鲜进发,军队将接管朝鲜的防务,官员则开始安抚朝鲜的百姓。
说起来大明已经有上百年没有周围的国家或部族内附了,朝廷对于处理朝鲜内附也没有什么经验,不过幸好中原王朝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喜欢把发生过的事情记录下来,也就是史书,历史上外族内附的事情层出不穷,因此大明很容易就从史册上找到相应的资料,然后参照一下对朝鲜内附做出相应的对策。
朝鲜是个汉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有着小中原之称,国内的百姓也对大明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再加上之前的战乱已经让朝鲜百姓流离失所,饿死的人数不胜数,在肚子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空想其它的事情,更何况若是朝鲜加入大明,肯定会运来物资救灾,这才是百姓们最关心的,因此朝鲜百姓对于内附到大明并不排斥。
不过就算是这样,正德还是下了道圣旨,那就是有鉴于朝鲜刚刚经过一场战乱,国内各种物资都十分紧缺,从大明运输又有些不方便,于是正德决定迁移一部分朝鲜百姓进入大明的辽东地区,同时为了恢复朝鲜的经济,将对朝鲜的土地低价贩卖,凡是大明的子民,皆可以低价购买。其实说白了,这道圣旨就是有意迁移朝鲜的百姓分散到大明的辽东各地,然后再用大明的百姓充实朝鲜的土地,以此来稳固大明对朝鲜的统治。
对于朝鲜内附的消息,大明的百姓反应十分平淡,在他们看来,大明是世界中心,周边的那些小国自然都是心生向往,现在朝鲜主动提出内附,也是很自然的事,只不是给大明的闲人提供了一些谈资。
不过也有一些手中有闲钱的人动了心思,特别是他们在打听到朝鲜那边的地价极其便宜,一两银子就能买上几十亩好地,若是愿意买山地的话,地价还会更加的便宜,简直像是白送一般,而且凡是去朝鲜买地的人,朝廷都将提供食宿的送他们到朝鲜,并且到达朝鲜后,也将对他们进行统一保护,换句话说,也就是所有汉人都将居住在一起,这样一来,安全性也就有所保证,这让不少人都是十分的心动。
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敢于冒险的人,只不过有些人一辈子都找不到冒险的机会,现在周重策划着将朝鲜内附,使得大明平白得到一块不小的土地,而且这块土地上还有不少让人眼馋的特产,再加上地价又便宜,于是大明国内的百姓慢慢的由开始时的动心,最后变成实际的行动,一群又一群的人开始向官府报备,然后在各地的官府将这些愿意去朝鲜购买土地的人集中起来,一批又一批的运到威海卫、安东卫等沿海的卫所,再乘船去了朝鲜。
除了上面这些被土地吸引到朝鲜的普通百姓,另外还有一批人十分踊跃的冲向朝鲜,这批人就是大明国内的商人,之前周重给正德上了一道奏折,奏折中提到为了尽快让大明控制住朝鲜这块土地,当靠低价卖地吸引百姓的速度实在太慢了,必须要引进另外一批人,而这批人就是那些贪婪的大明商人。
为了吸引这些商人进入朝鲜,周重向正德建议,开放朝鲜各地的采矿、冶炼等行业,在允许私人采矿冶炼的同时,也降低了采矿冶炼业的税收,这对于大明广大的矿业商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要知道朝鲜半岛的铜、铁、金、银等矿藏也是十分丰富,特别是铁矿和煤矿,储量更是十分巨大,其中的利润更是足以吸引无数的矿产商人进入朝鲜。
说起来大明国内的采矿和冶炼这两个行业也是允许私人开办的,但是大明国内的矿场和冶炼场,最好的自然是朝廷的,次一等的都是由各地的贵族和官员把持,普通的矿产商人只能靠着一些贫瘠的矿场过活,而且还要负担沉重的税收,日子过的苦不堪言,所以现在朝鲜开放采矿和冶炼业,而且还减轻矿业的税收,这对于那些矿业商人来说,自然有着无比巨大的吸引力。
采矿和冶炼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那些矿业商人进入朝鲜,其它与矿业相关的商人自然也不会落后,而且采矿和冶炼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其它的行业发展,这些都需要大明的商人去朝鲜填补这个空白,一时间整个大明沿海都是去往朝鲜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