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昂的计谋
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昂的计谋
和船队搭在着第一次老弱百姓离开管城之后,十五艘艨艟战舰以最快的速度全速返回司州,仅仅半天不到,十五艘艨艟就驶到洛阳。
开始之时张绣还担忧洛阳也会被大水所淹没,只不过到了洛阳之后,发现除了护城河的水比较浑浊,东城墙有大水冲刷的痕迹之外,整个洛阳城是完好无损。
将百姓放下之后,张绣便让霍峻去洛阳粮仓取粮,为十五艘战船装满粮食之后继续前往管城接百姓和大军回来。至于另外十五艘战船,则已经装了粮食和干净的食水回去梅山那边接张辽和马超的大军。
中原大水,原本因为马腾在兖州抢掠的原因使得洛阳和长安稍微轻松的后勤官吏再次忙得不可开交。安顿受灾的百姓,分配粮草,为百姓搭建临时住所等等不一而足。
而张绣一回到洛阳城,也将忙碌中的诸葛瑾找来。见到诸葛瑾来到洛阳的骠骑大将军府中,张绣知道他极忙,也不客套,直接就问道:“子瑜,这次大水司州这边损失如何?”
诸葛瑾叹了口气,说道:“惨啊!洛阳以东悉数被浸,百姓受受灾者极多。其中淹死最多的是中部的百姓,南部的还可逃到山上避水。而北部原本就在黄河边生活的百姓家中有船,很多都是将船开进黄河之中避过水祸。”
张绣听得之后,脸色阴沉,凝声问道:“那洛阳城损失如何?”
诸葛瑾做出有些庆幸的表情,说道:“主公有先见之名,这新建的洛阳城有护城河与城内河道连通。而城内和城外又有多个调节水量的湖泊,这次大水来到,所有水闸全部打开,大水就悉数流进湖泊之中。加上大水来到洛阳城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如此一来就没有使得洛阳城被淹。”
张绣听得,点了点头,其实当初设计建造洛阳城的时候就考虑过可能会遭受水灾。因此长安和洛阳城都开挖了人工湖泊来分流调节,这次可算是起来大用。想了一想,张绣又沉声问诸葛瑾道:“子瑜,那虎牢关和汜水关如何?”
诸葛瑾回道:“除了城头之外,关城下方悉数被浸。而且由于大水来得太急,有不少士卒走避不及葬身水底。而瑾已经组织了有船的百姓到两关之中将士卒接出来,申耽、申仪他们二人也就早主公一个时辰到洛阳,至于更详细的情况就要问他们了。”
点了点头,张绣一摆手便让他出去继续处理情况。听完诸葛瑾之言,张绣大致对治下的情况有所了解,损失虽有,但并没有想象中的大。最主要是洛阳城保住了,如若洛阳城保不住,张绣是哭也没有眼泪,要知道单单一座洛阳城就可抵曹操半个州了。同时张绣也暗暗庆幸自己是穿越者,同时修改洛阳城时也没有嫌麻烦,省却开挖人工湖和建造调节水流等的防洪设施。
这时,一旁的贾诩忽然说道:“主公,现在我们和曹操之战还未结束,对于曹操,主公还是多加提防为妙!”
张绣一听贾诩的话,心中一凛,惊讶道:“现在中原都成了一片泽国,曹操还有心情打下去?”沉吟了一下,张绣继续说道:“就算曹操想打下去,他也没有能力。其手下根本没有能战的水军,中原一片泽国,其如何能与我军开战?”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未必!曹操还可挥师攻南阳,河北夏侯惇大军知道大水将中原淹没,定然会大肆宣扬说主公大军全军覆没。到时三十万大军士气大振,河北的子龙情况堪忧!”
“砰……”
张绣听完,却是重重地一拳砸在桌案之上,骂道:“都这种情况了,曹孟德这混蛋还要打下去!”
贾诩苦笑了一声,说道:“曹操会不会继续开战诩拿不准,只不过主公须早作准备。”
张绣听完身体一颓,摆了摆手,说道:“文和且派人到南阳公明和河内子龙那边了解情况。就算曹操要继续打下去,现在大军还未回来本将亦不能动。等文远和令明他们都回来之后,再视情况打算吧。公明和子龙那边各有十万大军,曹操轻易不能胜,我等可视情况而行动。”
将全局形势又想了想之后,张绣又说道:“让仲邈分五艘战船先去兖州那边接寿成他们回来。现在没有我军的威慑,陈留的五万大军就能出手围杀寿成,还是先将他们接回来稳妥。”贾诩听得之后应诺而去。
……
就在中原这边成了一片泽国,张绣忙于将部队和百姓接回洛阳的时候,南阳这边形势已经转为对徐晃有利。
有了井阑此等利器,加上破锋营的强横,曹军如若没有火油在,根本不能守住襄城太久。也是由于曹操走时留下大量火油,让曹昂硬生生地在井阑和破锋营加上一众大军的联合进攻之下,曹昂大军又死守了襄城三天。
三万与大军如若在其他部队面前顶住三天,并非值得称道的事。然而能在井阑队和两万破锋营的及泥工之下死守三天,张绣军中徐晃、张任、高顺等将都对曹昂此子另眼相看。
这天一早,徐晃冷冷地看着襄城极为残破的城墙,以马鞭指着城门大喝道:“传本将命令,今日务必将襄城攻下!一日不能攻下,一日不要歇息!”
“杀杀杀!!!”
李严一摆手,井阑队立即被推动前行,后面高顺见得,手中长枪也一指,破锋营在其统领之下立即前进!
“嗬嗬嗬……”
“嘎吱……嘎吱……”
破锋营的士卒和井阑队一同前进,正前进间,只听见井阑上一名目力甚好的小校大声叫道:“将军,城上并没有守军!”
这话一出,井阑队上的兵卒都开始议论纷纷,而下面的破锋营却是一言不发,踏着整齐的步伐继续前进。
井阑队下李严听得此言之后,高呼问道:“可有看错?”
那小校听得,拍着胸脯大声答道:“绝对没有看错,小人怎敢瞒骗将军!”
李严听得,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将此事禀报徐晃。
后军之中,徐晃听得李严派人来的禀报,却是皱起了眉头。苦思无果之后,就转过头问旁边的陈宫道:“公台,汝以为如何?”
陈宫轻拈颔下长髯,微笑道:“将军且派人进城打探即可。”
徐晃皱眉说道:“只怕有诈!”
陈宫还是保持那云淡风轻的笑意,说道:“我大军不进,有诈又如何。”
徐晃听得,点头道:“却是有理。”顿了一下之后,大喝道:“传令李严,派五队兵卒分别进城打探消息,其余部队原地待命!”
李严听得徐晃之命,立即点了五十名士卒上前去打探。果然在徐晃等人紧张的目光之下,五十名士卒安然无恙地到达了城门之下。一名兵卒尝试推开城门不得之后,立即回来禀报,李严又调了五百名兵卒扛着巨木上前将城门撞开,那五十名兵卒才进了城中。
徐晃等人在城外焦急地等待着,然而他们心中虽急,脸上的神情倒是气定神闲,这份涵养绝非普通人能做到。
说不焦急是假的,敌军忽然通通消失,如此诡异的情况由不得徐晃有半分大意。只见徐晃轻轻策马退到陈宫的一旁,小声问道:“公台,汝以为曹军会不会拖延时间……”
陈宫听得,皱了皱眉,说道:“的确有这可能,不过襄城乃是曹军防线,如若襄城告破,以我大军之力可以长驱直进攻许昌及曹军背后。曹昂不太可能就此退兵,此按宫所算,恐怕是沮授之谋。”
“沮授之谋……”听到陈宫之言,徐晃的手不自觉地摸着下巴,作出沉思之状。正在此时,却见到城内有两名兵卒走出来,徐晃眼前一亮,连忙说道:“快将他们叫来!”
未几,两名兵卒就被带到徐晃面前,其中一人当先禀报道:“回将军,我等进城之后并未发现敌军踪影。城内百姓也悉数不见,只余下空城一座。”另外那名兵卒也说出类似的话。
徐晃一听,喃喃自语道:“大战之前本将已经将不少百姓迁出襄城,本将走的时候襄城百姓本就不多,现在只怕是曹军将百姓挟裹走了。”
只见陈宫沉吟了一下,说道:“将军,城内情况如何要我等先进城查探方可知悉。”
徐晃点头道:“公台所言有理。传令下去,让张任和泠苞、李严在城外侯命,高顺率领破锋营随本将一同进城!敌军可能随时来袭,不可松懈!”下令完之后,徐晃就同陈宫以及高顺一齐领了两万破锋营缓缓开进襄城之中。
重入襄城,徐晃感慨良多,特别是看到那已经化成一片废墟并有火烧痕迹的县衙,徐晃内心怒火更盛。
另外一边高顺则指挥士卒到处查探,陈宫也周围巡查,不过找了两个多时辰也没有发现异常之处。
就在徐晃很是放心,准备将众人都叫进城内驻扎的时候,却见到一名小校急急从城外跑了进来。
徐晃离远见到这名小校,却是觉得有些面善,待那名小校走近的时候,徐晃已经变得阴沉无比。旁边的陈宫脸上也露出古怪的神色,就连一向严肃的高顺脸上也出现错愕的表情。
那名小校低着头来到徐晃跟前,拱手道:“禀报将军……”
徐晃不等他说话,轻哼了一声,说道:“抬起头来!”
那名小校听得,还是不敢抬头,只是诺诺道:“禀报将军,小人生得丑……”
还未说完,徐晃就厉声喝道:“逆子!以为抹些火灰为父就认不出你了!”
那名小校打扮的人听得,才抬起头来,露出无辜的神情,诺诺地叫了一声:“爹!”此人正是徐晃之子徐盖。
徐晃也不愿在陈宫和高顺以及一众兵卒面前苛斥徐盖,只是轻哼一声,说道:“不必多言,现在立刻给为父滚回长安!这是战场,不是你小孩子来的地方!”
徐盖一听,却是猛一抬头,大声说道:“禀报将军,盖现在乃是大公子亲卫,只听大公子命令。如若将军要盖回长安,且与大公子分说。盖此来乃是奉大公子之命前来,有重要军情向将军禀报!”
在张绣看来,徐晃确实是一名好将领。不过天性谨慎的徐晃并不是一名好父亲。对于徐盖,其实徐晃是爱护有加,不过却不太懂如何教导徐盖,不然历史上的徐盖也不会默默无闻。也幸好张绣有先见之明,将众小聚集起来一同教导。不过对于徐晃,徐盖一向都是敬畏有加,现在能一口气在徐晃面前大声说话,却是第一次。
徐晃一听,脸上闪过一丝怒气,作势欲打。旁边的高顺见得徐盖表情严肃,知道徐盖应该有要事禀报,就一把拉住徐晃,说道:“公明,且听令公子有何话说。”
陈宫也在一旁劝道:“高将军所言不差,且听徐公子有何要事禀报。”
徐晃重重地哼了一声,瞪着徐盖说道:“如若不是公台先生和高将军求情,今日定打死你这逆子!”
陈宫见得微笑着问徐盖道:“不知大公子有何重要军情通知我等。”
徐盖一拱手,答道:“大公子要盖来禀报父亲和先生,小心曹军火攻!”
徐晃、高顺、陈宫三人听得徐盖之言,同时沉默。那边陈宫反应最快,猛然一击掌,也不说话,飞快地冲进了旁边一间民房之中。徐晃和高顺对视一眼,立即跟了进去。
徐盖见得,微微一笑,自语道:“大公子果然料事如神!”原本被徐晃责骂而紧张的心情在此时也放松了。回想起方才与徐晃的对话,徐盖已经知道张泉特意安排自己来见徐晃的用意了,心中暗暗感激。
过了片刻,徐盖就见到徐晃当先从房子里出来,手上拿着一些硫磺,脸上一片阴沉。
倒是陈宫,微笑着来到徐盖跟前,问道:“不知大公子还有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