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许靖荐贤才
第四百八十七章 许靖荐贤才
建安十年,张绣先使甘宁和黄忠两路大军分取江州、梓潼,自己则秘密率领三万精锐从阴平出发,开九百里山路突袭江油。继而分兵两路,一路南下取涪关,一路则趁出城迎战黄忠的泠苞不备,突袭梓潼。在新投军师庞统的设计下,太史慈和黄忠联手大败泠苞,并生擒之,又以梓潼太守印信骗走葭萌关益州兵,与裴元绍夹攻打破葭萌关,迎汉中徐荣大军南下。
之后三路大军一同南下,与正在攻绵竹的张绣回师,并以军师法正之谋破绵竹,随即挥师继续南下。将计就计破雒县,又于落凤坡生擒益州第一大将张任。张绣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刘璋惊惧之下在其母劝说下决定投降张绣。
刘璋一降,张绣四路大军悉数开进城中,百姓初时惊惧不已,但见军队秋毫无犯,便放下心来,同时也知道益州已经换了主,需要有新的适应。
蜀郡太守府后院中,张绣和许靖对坐品茗,法正和秦宓作陪。
只听见张绣微笑着对许靖说道:“文休公少时与令弟作月旦评,每评一人必准,观人之术如斯了得,绣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却是三生有幸。”
许靖呵呵一笑,说道:“大将军客气了,那只是少时为成名声,不得已之策罢了。”
张绣笑了笑,说道:“文休公过谦了,本将还想文休公多荐人才。”
许靖呵呵笑道:“大将军过誉了,大将军手下文武皆是一时俊杰,放眼天下亦是顶尖之才。”
张绣听得,轻“哦”了一声,问道:“只不知文休公如何评价本将手下文武与天下才俊?”
许靖知道张绣既有考校之意,也有好奇心,于是微微一笑,说道:“大将军麾下赵子龙、黄汉升、太史子义、马孟起、庞令明皆世之虎将,天下能挡者寥寥。而徐公明、张文远以及徐荣、高顺等勇力虽不如前面几人,但论指挥大军作战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再有郝伯道、郭伯济、马慎之等后起之秀,大将军手下将帅皆全,勇力冠绝天下。”
顿了一顿,许靖继续说道:“大将军手下文臣,贾文和、庞士元以及法孝直堪称世之奇才,另外陈公台、杨义山、成公英等亦一时俊杰。钟元常、诸葛子瑜等可为大将军之萧何,如此文武兼备,大将军手下自然是人才济济。”
张绣听得,哈哈一笑,说道:“文休公缪赞了,他们虽有才,但本将治下之地极多,如今又新得益州一地,却是需贤才极多。文休公在益州多年,不知益州中有何才俊?”
许靖低头想了想,说道:“益州才俊,当是以张永年,黄公衡二人为首,不过张永年已经至荆州请兵入蜀,黄公衡对大将军不满,恐怕不肯出仕。”
张绣也知道张松和黄权有才,不过这二人比较麻烦,张松已经离开益州就不说了,这黄权自从自己大军进城之后,几次传召都是托病不出,闭门在家,张绣也拿他没有办法。笑了笑,继续问道:“除此二人外,不知益州尚有何才俊?”
许靖以目光扫向秦宓,笑道:“大将军眼前不是有一贤才了吗?”
张绣哈哈一笑道:“子敕有才,本将自知,自会大用。不过本将不怕贤才多,只怕贤才不够!”说完双目望着许靖。
许靖毕竟是见惯风雨的人,听得之后笑道:“大将军求才若渴,靖自然大力举荐。成都县令董和,字幼宰,精通政略,治政不亚于大将军手下诸葛子瑜;犍为南安人费诗,字公举,直言善辩,有治一郡之才;义阳新野人邓芝,字伯苗,入蜀来投未受重用,其能言善辩,可堪大用;建宁人李恢,字德昂,郡中小吏,但其识大体,明事理,可堪大用。另外尚有董和之子董允,虽尚是少年,但自小聪颖,全城皆知,稍加培养日后之能不次于乃父,董和府中另有一少年,年岁与董允相仿,名曰费祎,聪颖与董允相比亦分毫不差,而其德更在董允之上。”
张绣听完许靖的话,心中大喜,董和、费诗、邓芝、李恢加上秦宓还有尚在长安钟繇手下任职的石韬三人,张绣手下的得力文臣一下子增加了八人,加上许靖这个老头子和准备要去劝服的黄权等任,张绣手下的文臣就不再成为他的软肋,每逢关键时刻都是无人可用了。而且许靖这推荐还买大送小,推荐一个董和,连他儿子历史上备受诸葛亮称赞的贤臣董允以及不知为何会寄住在董和家中的费祎也送了上来,历史上这两人的治政之才都不次于钟繇。
说到董允、费祎的时候,张绣又想到了历史上蜀汉后期的名将王平、张翼、张嶷都是益州人,此时应该也跟董允、费祎差不多大小,若是将他们接来,送进长安学宫的内院中学习,几年之后这些少年就可以用了。
想到这里,张绣欣喜地说道:“孝直,且将文休公方才所荐之人都一一传召来,另外考校一下董允、费祎,若是聪颖好学,可接到长安学宫处由大师教授。”
法正听得,点头应诺。
蜀郡太守府前厅,张绣坐在主位之上,却是益州刺史府还为刘璋所住,张绣也不便占去,于是便住在了蜀郡太守府中。
厅中武将一边黄忠、太史慈、徐荣三将以及成都降将杨怀、高沛,文官一边则有法正和从汉中急赶来的李儒以及新降的许靖、秦宓、董和、邓芝、费诗、李恢六人,至于黄权、王累以及王甫等人任由张绣如何传召,都只是托病闭门不出。
这些新降张绣的人中,杨怀、高沛是见到大势已去,便随大流投降,许靖则是最先要投降,同时也是他主理投降之事,秦宓则是许靖助手,这二人也算是看到大势难挡,决定投降的。至于董和、邓芝、费诗、李恢原本在刘璋手下不受重用,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但张绣在许靖的推荐下,立即将四人传召过来,四人都是聪明之辈,一听之下自然知道张绣会重用他们,当进得厅中,见到只有寥寥几人,但不是张绣的心腹大将就是原本刘璋手下的权位不轻的人,一看之下就明白自己这次可算是真正要平步青云了。这可算是知遇之恩了,因此这四人怀着感激的心情落座。
主位之上,张绣望着新投的众人,心中欢喜,微笑道:“如今益州北部几定,然南面尚未定下。杨怀、高沛,汝二人为蜀人,熟悉地理,本将命汝二人领一万兵卒,攻取益州南部。”
杨怀和高沛没有料到张绣一开始就点到他们,互相望了一眼,都看出双方眼中的惊喜,同时出列道:“末将必不负主公所托。”
张绣点头道:“好!李恢,汝为犍为人,对益州南部的情况比较熟悉,那里汉蛮杂处,本将暂时未有时间处理那些蛮人,就由汝出任犍为太守,主理益州南部犍为郡以及其余各郡的情况,对蛮人以安抚为主。”
李恢听得大喜,出列大声应道:“恢必不负主公所托!”
益州南部虽然划分了不少郡,所占之地丝毫不少于益州北部,但益州南部是汉蛮杂处之地,益州南部最北面的犍为郡和犍为属国等地方还好,都由汉人控制住,更南面的永昌等郡住的基本是蛮人,汉人在那里虽然也设郡了,蛮人也服,但却管治不了。因此益州之地虽大,但南部那些地方还是不服教化,暂时亦用不到,而益州北部除却成都平原和巴郡南部沿长江处土地可利用价值高一点之外,其余包围着成都平原的群山的作用更多是作为军事屏障而存在,而养不了太多人口。
当然上述是这时代人的看法,在张绣看来,益州南部盛产各种矿石,对中国日后的发展极为重要。除此之外还有益州南部可直通交州,南下就是交州的交趾郡,也就是张绣穿越前的越南,那里土地肥沃,极为适合种植稻,也是一重要粮仓。除此之外若是攻到交趾,张绣也拥有了出海口,先汉商业繁华,南越国时期商船就通过海路直达波斯,现在数百年过去了,大汉的造船业又进步了不少,加上张绣的影响以及马均这个发明家在,大汉的造船又有了大发展。
只要攻到交趾,拥有了出海口,张绣就可以控制大汉南方诸多岛屿以及半岛,得到这重要的产粮要地,以供大汉百姓之用。而且更可以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将以前只通道波斯的海路打通至后世的阿拉伯半岛那里,到时北有陆上丝绸之路,南有海上丝绸之路,张绣的势力就可以在众人看来是不毛之地的南方急速发展。这无论是对张绣的统一大业还是以后中华的发展都极为重要。
当然,这仅仅是张绣所想的一个发展战略,益州南部的蛮人比西域诸国更难摆平,西域诸国毕竟在先汉时已经服从了大汉的统治,并且尝到过商路的好处,因此对张绣大军重新开通商路并不排斥,相反还十分欢迎。
但益州南部这边则不同,蛮族不服教化,而且屡叛之,历任益州刺史都想过要治这些蛮族,但无论用武力还是安抚这些蛮族都不买帐。若是益州刺史不管那些蛮族壮大之后就会叛乱,若是管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因此对益州南部的蛮族,历任益州刺史都极为头痛。
现在张绣初定益州,但还未真正稳定下来,在内益州世家不服,在外则有刘备大军虎视眈眈,张绣入成都之后已经命人立即去打探刘备大军的消息,不过到此时尚未有回报。因此对于益州南部,张绣决定先以安抚为主,等退了刘备大军,并且稳定了益州内部之后,腾出手来再对付这些蛮族。
商定好益州南部情况之后,张绣又说道:“文忧,益州内政由汝负责,子敕、幼宰二人为辅。”
李儒听得点头应是,旁边董和、秦宓听得则是大喜应道:“多谢主公器重。”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伯苗,如今刘循还有严颜一军尚在江州,其未知成都已降,汝且辛苦一趟,去江州招降刘循和严颜。”
邓芝听得,自信一笑,说道:“请主公放心,芝定能将刘循、严颜招来。”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另外……”
张绣刚说着话,就听见外面有人大声喝道:“急报!江州急报!”
张绣听得,皱了皱眉头,大声向外面吩咐道:“让他进来。”未几,一名风尘仆仆,衣甲残破的兵卒从外面冲了进来,见到主位之上的张绣,立即跪下道:“禀报大将军,江州急报!”说完从怀中取出一枚蜡丸,自然有亲卫上前接过,验明之后递给张绣。
张绣一边捏开蜡丸,一边问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只听见那名兵卒说道:“回禀大将军,荆州刘备率军攻鱼复,城内吴懿在敌将张松劝说下秘密降了刘备,里应外合之下刘备大军攻破鱼复,王双将军侥幸逃了出来,现在还不知所踪。刘备大军又从水路急进,趁临江不备打破临江城,甘浩将军战死。刘备大军继续急袭江州,甘将军死守终于挡住了刘备大军的前进步伐,现在刘备大军围着江州日夜攻打。小人是从江州城中潜水而出来报信的,希望大将军速发援兵!”
张绣听完之后再打开书信观看,书信为甘宁亲笔所书,内容与那兵卒所说相差无几,只不过多了许多细节和对刘备兵力的预估,最重要的是刘循和严颜率部投了刘备。
“砰……”
张绣一掌重重地拍在桌案之上,冷哼一声,咬牙切齿道:“好一个大耳贼!本将不找汝麻烦现在竟然自己来了!”
法正静静地取过张绣桌案之上的那封书信,细细地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又递给黄忠和太史慈等人,四人看完,都眉头紧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