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董卓定军心
第三十七章 董卓定军心
美阳汉军大营,此时车骑将军张温已率大军驻扎美阳,大帐之中,张温一脸怒相,大声骂道:“一次交锋,竟然就折损六千精锐将士,这可是大汉最精锐的北军将士啊。周慎,若非汝轻言出击,又岂会有今日之败。若非仲颖及时遣麾下大将和伯渊及时出击,将汝救回,恐怕两万精锐北军将士全军覆没亦不为过吧。”
周慎低着头,说道:“大人,实乃羌人悍勇,且兵力占优,但我大军亦给予羌人重创啊。”
张温“哼哼”了两声,说道:“给予羌人重创?这是什么话,我军损失近万精锐,羌人只损失不足八千,这样都说是重创?这已经算是败仗。”
周慎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一旁的董卓趁着张温平复情绪的时候轻轻拉了他一下,周慎转过头来,见到董卓轻轻摇头,便低下头来,不再说些什么。
张温平复了情绪之后,轻叹了口气,有些落寞地说道:“羌人兵多势大,又悍勇异常,周慎打大败,吾却是想向朝廷请兵,但又恐朝廷怪罪,诸位以为如何?”
这时一名大将出列道:“大人,羌人势大且悍勇,我军精锐一战之下损失甚众,末将恐单凭此军不足以胜羌逆,故此请大人向朝廷求援。”
这时另外一名大将出列道:“大人,陛下此次派大人领军出战三辅,却是对大人寄予厚望,然如此一战之后即向朝廷求援,恐怕陛下会震怒。”
……
之后各统兵大将纷纷跳出来,有的言求援,有的言不求,更有的言退兵;张温听得心烦意乱,焦躁无比。
这时董卓却是大步出列,张温见得,挤出一点笑容问道:“仲颖有何策?”
董卓朗声说道:“大人,末将认为我军应坚守美阳,以待时机。”
这时站在董卓身后的一众大将都议论纷纷,有的更是小声指着董卓说道:“简直一派胡言。”
面对众人指责,董卓双目一凝,向左右顾盼,凡是被董卓那冷冷的目光扫过的大将都觉得心中一寒,自动地闭起了嘴巴。董卓左右看了两眼,原本还十分嘈杂的大帐突然间静了下来。
董卓立刻出言道:“大人,羌人虽勇,然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羌人锋芒正盛,我大军应暂避。且我大军与羌逆叛军相仿,只需紧守营寨,羌人攻不破大营就须与我军对峙于美阳。而整个三辅之地有孙坚孙司马领大军扫荡,羌人见我大军于此必不敢贸然分兵,如此三辅各地可安,我军只需在此静待时机,一举破羌人即可。如此大破羌人指日可待,更无需向朝廷请援。诸位身为大汉将校,麾下统领兵士,若诸位自乱,则麾下将士亦乱,如此军心难安,我军岂能言胜。”
张温听完董卓的一席话,心中完全定了下来,斥责了一下帐中诸将,然后说道:“就如仲颖所言,我军紧守美阳大营,与羌逆对峙于此,静待破敌时机。”
张温挥退诸将,独留下董卓、周慎和张绣三人,张温首先和声对周慎说道:“持真,非是吾欲责汝,实在是吾需向众将士有所交代。”
周慎点了点头,立在一旁沉默不语。
张温也没有在意,而是赞张绣道:“皇甫义真在洛阳曾对吾言,伯渊大才,且勇武异常,此次我军能成功撤下,实乃借伯渊之勇,此功吾已记下,来日定为伯渊向朝廷请赏。”
张绣答道:“谢大人。”
张温说道:“好了,吾麾下众将之中只有汝等三人能为本将解忧,其余诸将不给吾加添烦恼,吾已心慰。方才仲颖言静待破敌之机,不知此机在何时?”
董卓说道:“大人,末将以为,今秋三辅遭虫祸,故有皇甫大人不得不撤军之事。虫祸虽致我军破羌无功,然对羌人为祸更大。凉州产粮甚少,羌逆大军不事生产,入寇三辅就食于此,今三辅遭虫祸,已然无粮,卓以为羌人存粮仅够几月之用,必不能渡过寒冬。反观我军,身后有朝廷从各地调集大军,根本不惧粮草不济,现今羌人锋芒正盛,我军应暂避,待得羌人士气已泄,粮草亦所剩无多,就是我军破敌之机,故此卓以为,冬天即是我大军破敌之时。”
张温听完董卓的一席话,大笑道:“好,仲颖所言有理,既如此,汝等且回去严加操练,厉兵秣马静待破敌时机。”
“诺。”
……
回到营中,张绣找来胡车儿,问了一下伤亡如何。却是一通大战下来折了近五百人,大军团作战只折了五百人其实不算太多,而且张绣所部有两员猛将,羌人根本无人能挡得住,且张绣只领着大军突破,一击即走,根本不与羌人缠斗,故此损失亦不算多。其实也幸好张绣最后令胡车儿护着侧翼兵断后,若非如此恐损失要多几百人了。
这近五百人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战死,重伤的只有寥寥几人,骑兵作战不似步兵,重伤之下根本不能走脱,只要落马就会被千军万马所踏死,故此重伤者寥寥。
探望了一下轻伤的士卒之后,张绣匆匆回到自己的大帐之中处理军务,什么粮饷调配、营帐几何、战功请赏等等琐碎事情全部都要张绣一人处理。确实是张绣手下无人,仅有一个胡车儿上马是猛将,但下马之后要他拿起笔杆子就苦了他了,方才他可以为张绣清点伤亡士卒已经令到张绣心有所慰了。张绣麾下都是贫民或是关东世家所蓄养的私兵出身,要他们通文墨简直难过登天,以前还有一个胡轸帮着忙,现在胡轸留在长安,故此张绣麾下整整四千五百人里面,只有张绣占了穿越人士的光才懂文墨,其余的都属于文盲。
一边处理军务的张绣此时想道:“确实要问董卓要来一名文官了,不然只军务这个担子就可以压垮张绣了。”想到要来一名文官,张绣的心中却是想起了当日初到董营的时候站在人群中的清瘦平凡文士——毒士贾诩。